新浪财经

建行报告称今年居民财产性收入难以大幅度增加(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7:2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企业盈利快速增长

  但增速回落

  预计2008年,在我国宏观经济整体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企业盈利还将继续快速增长,但增幅可能小幅回落,保持在30%左右。

  目前支持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为工业企业效益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二是近年来微观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三是新所得税税率的启用成为企业效益提高的助推力。

  2008年,影响企业利润增长的因素也很明显。一是世界经济放缓导致的外需下降及人民币升值可能进一步加速出口加工产业的两极分化,造成部分出口企业回报率下降。二是2008年进一步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生产领域的宏观调控,将导致这些行业的利润下降。通过出口税率的调整等政策,限制部分行业的出口,将抑制相关出口行业的利润增长。三是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增长和利率上调等造成的企业成本上升,会进一步削减企业经营效益。

  人民币或将全面升值

  波幅加大

  2008年,人民币不仅仍会对美元较快升值,对欧元、日元等也或将升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进一步增强。第一,中国经济高成长性进一步展现,在国际经济上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人民币升值奠定了良好的宏观基本面。第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外汇储备的攀高,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必要的资金面支撑。第三,受次贷危机、油价高涨、通胀率抬升等因素影响,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伙伴的美国、欧盟、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弱,会不断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第四,市场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作用进一步增强等,使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市场基础更加坚实。第五,抑制过剩流动性、稳定价格水平等调控之举,将助推人民币时段性升值行情展现。

  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或达7.5%,至2008年底达6.75元人民币/美元左右,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更加显著,全年波动区间为7.31—6.75元人民币/美元,上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四季度人民币升值步伐趋缓。

  房价整体呈滞涨震荡

  近年来,快速持续上涨的房价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健运行、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连续几年的调控下,2007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仍加速上涨,不仅加剧民众住房困难、生活负担,抑制国内居民消费,也加剧了房价过快上涨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已给我们一个警示,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下,对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调控的意义凸显。

  2008年,为抑制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政府将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一是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执行将更加严格。在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主要从严格落实原有房地产调控政策入手,细化出台一些有关住房保障、土地、金融等方面规定和要求。二是调控政策针对性将更强。2008年房地产调控重点将进一步转向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支持中低收入家庭合理改善住房条件,加快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三是会进一步推出和严格有关房地产金融、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等政策。

  在强有力宏观调控作用下,2008年房地产市场价格将出现结构性变化。前期过快上涨的城市房价可能会出现一定回落和震荡,一些涨幅不大的三线城市出现补涨,呈现类似去年底全国36个城市住房价格“有涨有跌”格局。大中城市一、二类地段的普通商品房住宅均价呈胶着状态,三类地段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住宅均价略有下降。

  主要原因:一是经过多年快速持续上涨,我国住房价格涨幅已远远超过居民收入上涨幅度,不仅导致居民购买力日益不足,也使得房价支撑基础日益薄弱,市场风险不断加剧。二是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加大,将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住宅有效供应,低价房的增加会平抑一部分房价。其中,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用地占比加大。三是年内针对土地开发等的调控政策出台,将会抑制开发商囤积土地,促使开发商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增加房屋供应,平抑过高的房价。四是以家庭认定第二套房的信贷政策,以及去年六次调息累计效应的显现,将对购房需求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五是对调控预期会加剧当前的市场观望情绪,也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六是随着城市化推进,尽管从长期看住房需求仍然很大,但是经过近10年的房地产开发建设高速发展,居民相当多的住房需求已经得到了释放。

  2007年,尽管存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石油价格暴涨等不利外部因素,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偏快,价格上涨较多,货币信贷增速较快,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大,流动性过剩加剧,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等体制性、机制性及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展望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增加。受国际消费需求增长减弱,以及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外贸出口与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物价水平将有所降低。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将继续稳定发展,流动性过剩局面和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股票市场将在震荡中再创新高,银行业来自外资银行和“脱媒化”趋势的压力增大,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展望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增加。受国际消费需求增长减弱,以及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影响,外贸出口与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消费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物价水平将有所降低,全年GDP增速将达11%左右。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将继续稳定发展,流动性过剩局面和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股票市场将在震荡中再创新高,银行业来自外资银行和“脱媒化”趋势压力增大,综合化、国际化经营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数据来源:外汇管理局、建行研究部。右轴为人民币对欧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直接标价法)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建行研究部。左轴为M1、M2增速。

  撰写人员:郭世坤、蒋清海、贾铁真、朱红艳、董积生

  注:本报告观点不代表作者单位意见。

  数据来源:证监会、建行研究部。右轴为成交金额。

  股票市场换手率及成交总额

  M1、M2增长速度及外汇占款/基础货币

  08年股市将在加剧震荡中再创新高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股市上涨幅度逾越330%,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市价总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0%,较2006年增加50多个百分点;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超过1.38亿户,2007年全年新增A股账户超过3700万户,是上年的12.9倍。

  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的牛市基础没有改变。其一,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为股市走高提供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其二,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惠民政策、股市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等,为股市走高提供了政策制度面支持。其三,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预计在50%以上。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虽可能较2007年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加之两税合一,企业所得税率下调,上市公司业绩依旧向好,为股市上行奠定必要的业绩支撑。其四,2008年我国流动性依然充沛,尽管居民储蓄收益率因利率调整大幅上升、QDII额度进一步扩大,但居民储蓄存款实际收益仍为负数、海外投资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风险加大,QFII额度也从2007年底100亿美元增加至300亿美元,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惯性效应,各类国际热钱多渠道进入我国等,我国股市运行的资金面基础依然厚实。其五,机构成为我国股市主要投资主体,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盈利压力推动股市上攀。

  但受货币政策从紧,外围股市影响加大,“大小非”解禁高峰不断涌现、中移 动等巨额大盘股大量回归、中小企业板块创设力度增强、股市供给快速扩大,沪深300指数期货推出,中国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公司债券,投机套利心理加重等诸多因素的作用,我国股市波动将进一步加剧,震荡将更为频繁。

  特别是由于近两年上涨过快,我国股市投资风险不断加大。从股市估值是否合理的市盈率角度看,2007年A股整体市盈率超过50倍,市值水平已处在高位。从上市公司业绩增速看,2006年、2007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实现利润3892亿元、4927亿元,同比增长36.6%、67.6%,远低于同期股市上涨130%、104%的幅度。此外,由于近两年大盘蓝筹股的上市,使未来流通股票市值迅速增大,随着“大非”、“小非”逐步到期解禁及全流通改革推进等,也使股市上行面临巨大压力,一旦宏观面显弱,国际资本游离中国,我国股市下行也难以规避。所以,尽管2008年我国股市将再创新高,但时段性行情特征明显,上半年甚至到第三季度以上升为主,以后将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回调整理过程。

  08年仍有加息可能但幅度不大

  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上调3-5次

  2007年,人民银行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次调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据4.07万亿元,两次启用特种存款;财政部发行了0.82万亿元特别国债。此外,通过借道QDII等限制或输出国内过剩流动性力度也得到加强。

  2008年,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形势依然严峻。第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双顺差仍会持续,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原动力”依然存在。尽管我国加大对外贸易调整力度,降低进口门槛,减少出口鼓励,但在我国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新增劳动力就业主要汇聚于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净出口大部分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及环境不断改善,对美、欧、日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净出口显著提升等境况下,我国对外贸易顺差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加深,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弱风险不断加大,中国经济良好成长性进一步展现,人民币继续升值等因素作用下,包括外商直接投资、QFII等在内的各色国际资本,尤其是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国际游资,会更加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推增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第二,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2008年,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数量将受到严格控制,流动性会更多地在银行体系内堆积。第三,海外市场包括香港市场在内投资风险的加大和变幻莫测,2007年QDII产品收益不尽如人意等,使通过QDII等海外投资手段分流国内过剩流动性作用有限。第四,2007年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力度较强,2008年央行票据到期量巨大,仅2008年一季度央行票据到期量就高达1.27万亿元,远大于去年同期的0.94万亿元。由于利率调升,央行票据发行成本增加,央行票据发行量可能减缓。第五,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乘数变大等也会推增银行体系流动性。

  为减弱过剩流动性给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2008年,紧缩流动性的多项措施还会渐次出台。考虑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可能偏快,CPI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储蓄存款面临利率倒挂,同时考虑到由于担心经济走弱,美联储2007年四季度3次下调联邦基准利率,而且仍可能会进一步下调联邦基准利率,欧盟、日本等也停止了加息步伐,减息概率增加,为防止套利热钱大肆进入我国,推增流动性等,2008年我国虽仍有加息可能,但加息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央行仍会进行不对称调息,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1—2次,长期贷款调息幅度小于中短期贷款调息幅度,活期存款利率或将保持不变。1季度、3季度央票发行量或将偏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仍会成为央行紧缩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预计2008年央行会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5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将上调至16.5%左右。此外,特别国债发行,扩大股市供给,扩张QDII额度,增加商业银行外汇头寸及资金在海外的运用,加强窗口指导等,也将成为调控流动性的手段。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