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中资商业银行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1:29 金融时报

  舒缓“紧信贷”压力防范金融风险

  记者 卓尚进

  尽管进入2008年不到一个月,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收紧等风险的明显影响。专家指出,风险有时会相互影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发生,像市场风险等全年之内会反复发生,因此防范起来格外困难,不能不高度重视,多作预案,随机应变。

  从年初多家商业银行拟定的经营思路和应对措施中看到,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加快经营机制和盈利模式转型,加强风险管理,加快金融创新,加快国际化进程,拓展综合经营等,越来越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进入2008年以来,央行实施从紧货币政策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银监会有关会议及时警示银行业防范市场、信用、流动性等金融风险,而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安再次警醒我们:2008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紧信贷”的货币金融环境和多种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将如何应对?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中资商业银行先后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从会议上不时传出的信息表明:中资商业银行对当前面临的宏观环境和金融风险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并开始调整今年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积极应对。这是银行业在这个寒冷冬天的严峻形势下透露出来的几抹“阳光”,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面临“紧信贷”压力

  工行城市研究所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提出,“从紧货币政策”的核心在于“紧信贷”。“预计2008年贷款增速将会明显低于2007年,全年新增人民币信贷基本与2007年的增量持平,约为3.7万亿元,许多大银行的新增贷款将维持2007年的水平。”

  该所的上述“预计”与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的预测大致相若,1月22日后者发布的最新一期《人民币市场周报》指出:“尽管大部分商业银行2008年初的贷款增速仍然迅猛,但随着经济的降温,贷款的需求和供给也会逐渐降低,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甚至可能达不到央行年初设定的目标。”

  而建行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银监会和央行对所有的放贷机构实行规模管理,并“按季控制,按月监测”,今年不可能通过贷款的扩张来增加利润,银行面临的宏观调控压力更大。

  这样看来,包括工行、中行、建行等国有银行对今年的货币信贷紧缩环境都有明确的分析预测和清醒的认识。

  潜伏多种金融风险

  此前在短短一周之内,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和深度影响,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并引发香港和内地市场大跌,香港恒生指数跌去约20%,内地A股跌去约17%至18%,再次给中国银行业和各类投资者敲响了警钟,市场风险还在加大。

  银监会有关领导在最近的两次会议上警醒商业银行,要高度关注新形势下面临的七种风险:一是宏观货币环境紧缩,银行业信用风险可能上升,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二是银行对大企业客户的竞争更为激烈,集团客户授信有可能暴露出新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三是银行流动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新的考验;四是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银行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管理难度上升;五是金融“脱媒”效应日益明显,对银行经营模式形成严峻挑战;六是奥运年对银行业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七是银行业国际化和综合经营的战略与管理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进入2008年不到一个月,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收紧等风险的明显影响。专家指出,这七种风险有时会相互影响甚至几种风险同时发生,像市场风险等全年之内会反复发生,因此防范起来格外困难,不能不高度重视,多作预案,随机应变。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