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土地流转探路农地入股 土地制度改革要求迫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4:1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谢丽佳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出现的土地流转问题日益凸现。

  2007年,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都相继探索农地入股的土地流转试验改革,而重庆九龙坡区也率先提出了“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以城市社会保障换承包地”的新尝试……尽管广东等地已有农地通过出租或转让进入市场的先例存在,但作为国家改革试验区,两地的新探索还是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农地入股”潜藏隐忧

  “农地入股的出发点是好的。”房地产高级经济师、土地估价师章林晓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一直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即便是安徽凤阳小岗村这样的明星村,虽然不断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照,但依然受到发展的瓶颈制约,一直没有迈过“富裕坎”。

  “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儿?各种答案都有。但从土地这个角度入手分析,主要是由于存在着“抽肥补瘦”的问题——当年土地包产到户承包经营时,常常是将肥沃、贫瘠不同的土地进行等分,好的、差的土地每户搭配分配。在此情况下,农户分到的土地往往存在着地块过多、面积过小、又过于分散的状况。因此,从这个方面讲,农地入股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利用。

  章林晓指出,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这突出反映在农民土地被征用之后的“三无农民”(指务农无土地、就业无岗位、低保无份额)身上。

  而如果农地入股操作不慎,不但无助于“三无农民”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加剧其恶化,因为农地入股的土地流转很可能会提前加大农民失地以及农民的收益风险。

  一方面,从村民入股之日起,其土地承包权即宣告转让,而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只能转让不能退出,那么,一旦公司倒闭,土地承包权就永远地失去了。

  另一方面,在一些农地入股的“企业加农户”组建的公司模式中,农民处于完全的弱势地位,有时难免是一旦加入就身不由己了:首先在土地承包权折价入股计算时,是按照当时农作物种植收益,未考虑今后土地改种其他作物或改变用途所能带来的收益。

  其次,股份制讲究的是资本的平等权力,实行按股授权表决制度,农民土地承包权作价入股,难以与巨资参与农地入股的企业对等谈话;而且,这种模式的公司供销渠道完全由原先的企业掌控,可以说其命运完全掌握在原先企业手中。

  对此,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副理事长李开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他指出,目前的一些农地入股企业,村主任能不能胜任总经理?首先就是个大问题;而农民在经历亏损后,有可能丧失农地使用权,结果农民会进退无着。不能承担亏损的股东严格意义上不是合格的股东。如果股东都不合格,这个企业的前景就难以预料了。因此,应尽快加强管理架构的建设,尽快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靠许愿成功的企业,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李开发说,农地入股仅仅是开了个好头,离成功还相差甚远。

  而对于重庆九龙坡提出的“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以城市社会保障换承包地”,章林晓和李开发的看法存在分歧。

  章林晓认为,这是一种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对于城市的近郊区或许可行,但对于城市的远郊区则不大可行,至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更不可行。

  而李开发则认为,此举是“富有活力的创造”,把农民与城市体制连接起来,值得肯定。

  “首先,一个农村与城市连接的一体化的住房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李开发指出,这一做法盘活了土地存量,对集约化使用土地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其二是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的许多遗留问题如 “留守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老有所养问题”……一举多得。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