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翠湖湿地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8:33 《财经》杂志

  《财经》记者 王和岩

  只有在阳光下透明和规范地运作,京西翠湖湿地公园这项回归公益性的工程,才有可能消化历史遗留下来的“艰难”遗产,真正服务于公众

  在北京市西山脚下海淀区上庄镇,毗邻上庄水库和稻香湖宾馆,坐落着北京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翠湖湿地公园。

  早在2005年5月20日,这个一期占地面积就达上千亩的公园,被建设部正式批准为中国首批九家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然而,与之同时被批准的其他湿地公园,如浙江省绍兴市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于2006年4月向公众开放,翠湖湿地公园至今还处于“半成品”状态。

  隆冬季节,《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公园仍然被栅栏和铁丝网包围着。部分地段已是蒿草丛生,并无施工迹象。

  此前曾有消息称,该公园将在2008年奥运期间开门纳客。不过据《财经》记者了解,1月7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主管市政建设的副区长穆鹏在与多名海淀区人大代表座谈时表示,鉴于公园整体目前仍在建设之中,“开园时间、开放方式和门票价格尚未确定。”

  《财经》记者获悉,翠湖湿地项目之所以颇多周折,是因其牵涉进一起复杂的征地风波,以至于枝节横生。

  翠湖湿地公园所在,原是海淀区西北上庄镇村民的耕地。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上庄镇政府和一些企业通过租赁农民土地搞开发,在几乎不为人知的情况下,面积1000亩的一期工程已然建成。

  该项目引起北京市、海淀区两级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海淀区政府决定回购,作为公益性项目由政府后续开发。

  1月14日,在如期召开的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北京邮电大学教师许志永等25名海淀区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由翠湖湿地公园建设看区政府建立重大事项向区人大汇报和审批制度的必要性”的建议。

  此举意在敦促海淀区政府会同海淀区人大制定重大事项的科学标准,从翠湖湿地二期工程开始,重大事项要向区人大汇报,重大决定应经区人大审批。

  翠湖湿地能否尽快摆脱因征地风波以及功能转变带来的双重困扰,将决定其下一步的走向和命运。

  “翠湖湿地”缘起

  根据海淀区政府提供的材料,大约5000年前,目前翠湖湿地所属区域还是无定河(现永定河)古道的一部分;东汉时期,在永定河向南改道后,此处逐渐发育出大面积的湖沼湿地;金代以来,这块内陆河流域、浅湖形湿地,一直都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

  进入20世纪后,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这块湿地被逐渐改造成水稻田。及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北京市域范围内的资源型缺水,该区域范围内大部分水稻田又被改为旱地。

  不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一期工程所在地——河北村下属的自然村郭庄子村部分村民的描述,和官方说法有所不同。

  两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财经》记者,从记事时起,这里就是旱地,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和高粱为主。直到1958年之后,随着上庄水库的落成,良田被淹的村民才不得不将一些剩余的低洼地平整成水田,改种起了水稻。

  从《财经》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所占用的1000亩土地,当时均为旱地。

  时至1997年,上庄镇政府利用上庄水库从事旅游开发,在河北村西边租用农民稻田,开挖荷花池,名曰“翠湖水乡”。据《南方周末》报道,“翠湖”这个名字,来自临近的一个高档独栋别墅项目——“翠湖别墅”。

  1999年10月,上庄镇政府成立了北京翠湖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将原有荷花池扩建成200多亩的翠湖种业高科技园区。由于翠湖种业公司经营不善,“翠湖水乡”在很长的时间内,也一直寂寂无名。

  直到2003年,随着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绣大地)的介入,“翠湖湿地”这一名称才开始出现。

  官方文件显示,2003年7月,依据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湿地保护工作和海淀区“碧水海淀”工程规划,锦绣大地的翠湖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才经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

  然而,就在当年9月,这个被称为“北方江南”的湿地项目的一期工程,就已宣告正式竣工。

  从《财经》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一期所占用的1000亩土地,是锦绣大地以每亩地每年不到1000元的价格,从当地河北村、八家村农民手中租赁而来。这种“以租代征”的做法,在国土部门看来,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土地违法行为。

  在一期工程完工后,锦绣大地很快提出万亩湿地扩建计划,即二期工程。在获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资格之后,扩建工程也进入议事日程。

  2006年1月16日,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在北京市人大海淀团分组审议会上表示,当年将启动翠湖湿地二期生态修复工程,争取在2006年10月1日之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

  2006年6月30日,扩建工程举行盛大奠基仪式,时任北京市海淀区区长的周良洛亲临现场。

  根据当时的规划,总投资超过1.5亿元的翠湖湿地公园扩建工程,将分为两期开发:2006年到2008年,规划面积为148公顷,以现状翠湖一期为依托,重点建设南沙河北岸地区,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湿地公园面貌和功能,并满足2008年奥运会期间开园的要求。此后,2009年到2012年间,将再修复122公顷,实现对这一湿地公园的全面规划内容。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