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信贷从紧 北京地价回调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12:00 中国经营报

  66万平方米准地王流标

  李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在北京清河,两年前这里诞生了一块25.65亿元的“地王”;而日前,一块66万平方米的“准地王”在这里蹊跷“流标”。

  在业界看来,加息、银行信贷从紧的措施效果开始显现,向来攀高的北京地价正在迎接短期调整的可能。这与已经开始逆转的珠三角房价一起,构造出中国房价未来的“新想象空间”。

  准地王出让“生不逢时”?

  猜对了开始,却猜错了结局。

  正如地产商所料,北京市年底出现久违的“好地”:66万平方米的“清河营村住宅及配套、商业金融(1号地)项目用地”(下称1号地)。

  然而,1号地却意外地以“流标”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特殊的命运。12月14日,由于投标公司未达到三家,北京今年出让面积最大的一块土地意外流标。据了解,按照北京市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设定的规则,1号地必须由三家公司同时投标才能进入“出让程序”,而直至12月14日开标之时,仅有两家企业正式递交标书。

  “据我所知,这其间曾经有第三家企业有过意向,并且履行了一定的程序。”12月19日,北京地产界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最初对这块土地显现出浓厚意向的共有三家公司,其中包括首开集团旗下二级法人天鸿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及另外两家“北京本地注册”的开发企业。

  然而,最终正式提交标书的只有天鸿集团的子公司和另一家企业,在招投标程序进入到开标阶段的最后一刻,“第三家”企业改变策略,撤出投标程序,最终导致外界给予厚望的“准地王”出让无疾而终。

  同样令业界奇怪的是,在这块2007年单幅出让面积最大的土地上,以往知名房企“争食肥地”的情景并未上演。至于个中原因,一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的高管分析,由于时近年底,公司正在着手于明年的财务安排,而今年拿地的任务也已完成,因此,对这块条件不错的土地未予出手。

  记者从其他几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得到的答案与此类似,“出于公司整体的考虑和财务安排”成为了“主流答案”,在岁末年初大型房企正在进行来年财务安排之时,1号地的此时“出世”“生不逢时”。而在近日北京出让的5块土地大部分也都遭到市场冷遇。

  银根效应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并不是这家退出的公司对这块地不感兴趣,而是财务安排的问题。”前述权威人士对记者说。所谓财务安排,即是该企业明年一季度的预售楼盘按揭贷款额度没有最终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没有胆量在土地上“一掷千金”。

  尽管自2003年央行发布121号文件后,各商业银行已经不再对开发企业发放土地购置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但地产商拿地的“底气”依然与银行信贷未来的“松紧”有直接关联。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的调查,地产商的绝大部分现金流,均来自于银行发放的按揭贷款。

  根据钟伟的研究,房地产企业已购置而未开发的土地上沉积的银行贷款,超过90%的来源是银行按揭贷款。在钟伟主持的“地产企业囤积土地情况报告”中指出,沉淀在土地上的银行贷款高达两万亿元。

  由此,今年10月以来,对房地产信贷政策,尤其是按揭贷款政策的收紧,显然开始影响地产商今后在土地上的投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按揭贷款形成销售回款,地产商能投入在土地上的资金,就要受到影响,这是一个资金链运作的问题,按揭贷款是关键环节。”钟伟向记者强调。

  最终从1号地“临阵脱逃”的这家企业正是碰到了这样的问题。据记者了解,按照计划,该企业在明年3月前将有两个楼盘陆续开盘。按惯例,在本年度末,开发企业应与商业银行确定来年的按揭贷款额度,以保证资金链条的顺畅运营。

  “但现在银行拖着没办,因为明年银行是按季度核算信贷指标,但银行自己的指标还没有确定下来。”前述权威人士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今年10月至今,这家企业的几个在售项目,同样受到按揭贷款信贷政策的影响,总体回款水平下降,最终导致他们缺乏足够的“底气”在土地市场上“一掷千金”。

  短期调整

  中国土地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孙友云认为,目前,信贷、金融、土地市场基本已经捆绑成为一体,房地产企业拿地越来越不依靠自有资金。“信贷政策调整的影响是平等的,每个企业都会遇到,这可能在短时期内抑制住企业的购买力,从而实现一个短期的地价调整。” 孙友云预测,明年一季度地价面临短期调整的可能性最大。

  在12月14日,1号地块的开标现场,一位地产商就曾表示,在房地产未来市场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不会贸然在土地市场出手。一位参与了近期土地开标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已经很难看到像前两年一样,动辄把标的价格翻倍之后投标的现象了。” 此前,上市公司动辄便以翻倍的报价杀入土地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土地价格。

  “中国土地市场上最具实力的‘买家’,也有可能在明年有所收敛。”孙友云判断,即便是上市公司可以利用增发等资本手段获取资金拿地,但内地监管机构对于定向增发的监管已经日趋严谨,目前牵涉地产业务的ST金泰(600385)、泛海建设(000046)等大规模的定向增发,证监会都未批准。因此,上市公司的资金链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然要看未来销售回款的“脸色”,而按揭口径的收紧,不得不让上市公司也开始做出谨慎的预期。

  “我个人判断,明年一季度无论是房价还是地价,都存在极大的调整可能,即便是上市公司,在新一年的年报发布之前,投入大笔资金在土地市场上购置土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未来信贷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支出大笔资金,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而影响到股价。”钟伟说。

  孙友云提醒记者,地价的短期调整期间,也不排除有个别地块会以高价成交。“所谓调整,是大势,这个过程中,一些条件很好,位于城市核心区的土地,仍然可能出现高价成交的局面,但只是个别,大部分的地块价格会比较稳定,个别地块的高价成交,很难再像以前一样,短时期内迅速在价格上形成传导作用。”他说。

    土地市场骤降温 大鳄伺机抄底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