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济空手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11:34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徽、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陈小莹 436名建筑商及众多涉及"刘伟案"的地方政府,正在焦灼等待12月20日即将公布的警方侦查结果。 作为以"工业地产"为幌子的特大土地违法事件,此前的11月24日,江苏省公安厅对外通报了上海河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虚构投资实力和项目,以巨额投资为诱饵,采用收取巨额保证金等形式,骗取并非法占用建筑企业和材料供应商资金,涉嫌合同诈骗和抽逃注册资金等违法犯罪行为"。河济公司董事长刘伟及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在短短两年内,上海河济公司在安徽、山东、江西、江苏四省近10来个开发区,与当地政府签订工业园区合作协议,许诺资金总额近300亿,达成1万多亩土地的意向性转让,占用承包商7亿保证金。 工商资料显示,上海河济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股东两人,刘伟占90%,李春全占10%,法定代表人刘伟。雇工人数极少,只有6名。成立一年多之后,河济注册资本一次性增至5000万元。 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这个皮包公司的骗局模式在于,以巨额"工业地产"概念为诱饵,骗取地方政府信任,获得工业园区的开发权,而目的在于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廉价控制大量土地资源,进而套取承包商们的保证金。 诱惑:巨额 "工业地产" 投资 巨额"工业地产"投资是河济公司最动人的说词。河济宣称的"工业地产"概念,即用运作商业房地产的方式运营工业厂房,先由河济出资在工业园区建造厂房,并以产业的概念进行招商,将厂房租售给投资者。 就是通过这个概念,其在安徽、山东、江西、江苏四省近10来个开发区签订工业园区合作协议,许诺投资总额近300亿。 安徽宣城电子工业城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年4月下旬,河济公司的人员找到宣城市洪林镇,洽谈"工业地产"业务。7月28日,上海河济宣城电子工业城的开业典礼在安徽宣州工业新区高调举行。号称这个电子城的投资规模将高达70亿元,这相当于皖南城市2006年GDP总量的四分之一。 "到现在,我仍然觉得他们提的工业地产概念是不错的。"12月11日,宣城市宣州区招商局长梁洪武对记者说。 梁洪武在今年5月下旬曾特意带队前往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施河镇考察。那里已经拔地而起的厂房,以及刘伟带来的部分媒体专刊上对河济公司的宣传,增添了梁洪武的信任。 "我们局的任务就是招商,对于这些前来投资的人,我们不能因为警惕把人家拒之门外。"梁洪武说。 对于宣城等不少二三线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是最迫切的要求。宣城市共有一个市级开发区,两个区级开发区。其中,紧贴长三角的宣州工业新区刚成立两年,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招商阶段。 由于洪林镇自身土地较少,这项项目拟定由洪林镇牵线,落户在宣州工业新区。在税收上,由两家分成。 今年6月,河济董事长刘伟前往宣城的第一次考察就结出了果实。 "刘伟那天是下午到的,当晚吃饭一个人就喝了一斤五粮液。第二天上午9点半到11点半两个小时内,就签订了几十亿的协议。"陪同整个过程的相关人士描述,刘伟40岁出头,个高体胖,颇有风度。 梁洪武回忆说,当时签订的是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河济公司承诺在宣州区注册一个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该公司的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项目一期占地500亩,每亩投资密度不低于200万元。总占地面积达2000亩。 签约后,河济立即要求工业新区在20天之内平整出500亩土地,架设4台大功率变压器,以便7月28日那天能够举行盛大的开工典礼。 然而,刘伟的骗术并非天衣无缝。 承办此事的是工业新区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饶俊,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当时我问他们需要多大的用水量,他们对项目怎么实施都不清楚,所以连用水量也没有考虑过。" 更蹊跷的是,河济公司迫不及待要向工程队招标,但对招标之前的规划设计环节却毫不在意。 "他们就找了一家打字室,花了88块钱,在一张纸上密密麻麻画了366栋厂房,简单划分成188个标段。根本没有考虑合理间距和消防通道。"工业新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汪晓明从一开始就反对引入这个项目,"这样一个数十亿投资规模的工程,规划书起码有10厘米厚,怎么可能这么草率?" 除了违反常规之外,两小时内签订协议也让汪晓明觉出"破绽","70亿元的合同,就来园区看了一次就签了,其他谈成的类似项目从谈判到签约起码都要几个月。" 而且,宣城之前一直没有电子工业基础。"这么大的项目,上下游配套厂家怎么找,产业工人怎么找,河济从来没有提过。"汪晓明说。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