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创投:慈善与智慧的平衡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4日 02:39 财经时报
孙维晨 ——NPP执行长陈宇廷侧记 本报实习记者 孙维晨 陈宇廷,这个名字正在慢慢被社会所熟知。 个中原因在于他在2006年创办了一个名为“公益伙伴(简称‘NPP’ NON-PROFIT PATNER )”的公益组织。2007年12月10日,NPP正式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成立“NPP公益创投基金”。这是中国第一个公益创投机构。 与一般公益组织不相同,“公益创投”与其他公益组织最大的差异在于:它并不直接执行公益项目,而是为其他公益组织提供资金以及专业咨询与培训,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过头”的捐助 1.7米的身高在公共场合并不显眼,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光头。其实,更吸引人的是他的“陈家谱”。著名的陈诚将军是他的祖父,而他父亲则是曾任“台湾监察院”院长的陈履安。陈宇廷在台湾长大,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电脑电机系,随后,进入华尔街从事企业兼并收购的工作。1989 年,陈宇廷进入哈佛商学院读MBA,在此之后进入颇有名望的全球咨询业巨头——麦肯锡。有着这样的家世与经历,陈被别人称做“衔着银汤匙出生的人”。 但是陈宇廷并没有按照常人的逻辑发展下去。在麦肯锡工作一年半之后,他出家为僧。在台湾的禅寺修行了两年后,陈宇廷又去西藏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向多位汉、藏大师请教修禅的方法。“我认为慈善是打开自己心灵的窗口的第一道门。” 自从1996年,他开始大量的募集、捐助财务。据陈宇廷自己回忆,募集资金加上自己的捐款,一共大概有上千万。“捐到2002 年,我连银行账户没有了,信用卡也没有了,这种”过头的捐款“让陈宇廷由原来的”衔着银汤匙出生“变成”有家不能回“。 “过于激情的捐助”让陈宇廷开始思考自己的慈善行为。“一定有种合适的慈善模式。” 伴随NPP一起成长 经过不断的反思,陈宇廷明白,自己进入了慈善的误区:“过于执著,反而忽视了反观内心。你是有钱人,为什么你们不做?然后我就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拼命在牺牲。” 经过一番修整,他第三次返回麦肯锡公司,负责大中华区的社会公益事业策略。回顾当时的情况,他说:“现在回头看来,那时的捐款也确实是过度激情了。所以慈悲与智慧要平衡,否则这种那个慈悲就变成滥慈悲或者‘慈痴’了。” 随后,陈宇庭和同事先用六个月的时间做了300多个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公益组织、教授、政府官员、企业家。他们发现,国内公益事业虽然发展迅速,注册机构从1999年的6000个增加到2005年的15万个,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过他们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公益界发展存在三个瓶颈:一是缺乏透明的、帮助捐赠者辨别公益组织良莠的信息;二是公益组织缺乏专业度和管理能力,从而效率不高;第三是缺乏人才,缺乏有效的招募、吸引保留人才的机制。 于是,从2006 年5 月,陈宇廷开始联络相关企业,筹备创立NPP .与直接从事各种慈善事业的公益组织不同,NPP的服务对象是民间公益组织,并将以“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和“营运管理支持中心”的理念,结合国内外一流企业和大型基金会的财力以及专业服务领域的资源,协助一批具有拓展潜力的民间公益组织快速和健康地成长,使其成为运作能力完善、具有公信力基础的高效组织。 陈宇廷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重要部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往往缺少时间去做,因为他们的压力很大,没有时间去了解NGO的需要,更别说给他们支持和帮助。目前,NGO与企业之间互不了解对方的困难和需求,主要就是因为她们中间就是缺乏一个桥梁,无法沟通和了解彼此的信息。有很多中小型企业不知道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对此,陈宇廷说:“想大力做善事的企业家还是很多,关键是要找他们的老板沟通。” “刚开始心里也没有底,常常要从完全不认识对方打电话过去自我介绍开始,而且每个单位都要约董事长或总经理来谈,其他人做不了决定。”对于这种“直销”式的联络,陈宇廷说,“去寻找理事单位成功的概率大概是三比一。谈三家成功一家。”对于这样一个过程,他自己也感到相当满意,“这已经不错了!那些业务人员的成功比例更低。” 曾经一些企业对NPP不了解,“但是有经过一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做过的事情来证明自己。”陈宇廷透露说,去年他们就和民政部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中国的法律不允许外资在中国设立基金会。因此根据民政部门的建议“先在香港注册,等做出成绩再回北京”。经过一年的努力,NPP终于成功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NPP再也不用把资金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划来划去了。” 可复制的“吉美坚赞” 一年的努力并不仅这些。被NPP资助过的很多项目也都有了明显发展。“吉美坚赞福利学校模式就是有扩展性、可被学习与复制的典型公益组织。” 陈宇廷说的这座小学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据西宁7小时车程,地处高原。2006年,陈宇廷和太太去甘肃做客,当地官员向他们介绍了这所学校。 随后,陈宇廷来到吉美坚赞小学考察,并将学校列入即将成立的NPP公益创投基金会的首批候选项目。 学校由校长吉美坚赞在1994年筹资创办,多年来完全依靠自身发展,实践出一套符合国家藏区教育政策的民办基础及职业教育之路。学校绝大多数老师及学生均不享受国家待遇或补贴,在组织的运作各方面均属于粗放式管理,属于典型的中国民间草根组织。 经过NPP的全面帮助,吉美坚赞福利学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陈宇廷说,“吉美坚赞福利学校具有非常创新的公益模式,已经获得民政部、统战部、中华慈善总会的很多奖项。”一方面,作为一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公益组织,帮助藏区超龄牧民子女就学,传承并发扬藏文化。另一方面,学校经过5年摸索,建立起一个通过制造和销售牦牛奶酪,进行自给自足的业务模式,使其逐渐摆脱完全依赖外界捐助的不确定性,使公益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NPP的未来 曾经有人说陈宇廷是“以慈善为生”的人。但是他对此却摇头:“陈宇廷哪有那么伟大?” “我只能用两个字来总结这半生。”他伸出两个指头:“学习。我学习知识,学习修禅,学习解脱,学习慈善。” 也许他说的有道理。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很多公益组织在等待NPP的资助,陈宇廷也在计划这下一步的工作。 他告诉记者,明年除了继续资助国内的公益组织,还有很多计划。“NPP现在工作重点是明年举行几场国际性会议,如果能够实现,这将会把整个公益领域带动起来。整个的环境和氛围都会被带动起来。” 关于NPP的成长问题,陈宇廷认为这与一个企业的成长不是完全一样。 在他看来,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公益界逐渐发达了,拥有很好的基金会以及很好的公益组织的时候,那时NPP不一定要存在。“并不是要做一个百年老店,如果我们可以完成我们的使命,帮助社会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到时候NPP的存在就是交给理事会的问题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