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 17:27 新经济导刊

  “非物质”的物质化生存

  申遗热情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无疑是中华国粹精品焕发生机的大好机遇

  本刊记者 朱秀亮

  当德云社和郭德刚红遍大江南北时,难道相声迎来了第二春了吗?

  当青春版《牡丹亭》唱响国内外时,难道昆曲开始姹紫嫣红了吗?

  事实上不是。曲艺、皮影、剪纸、木偶、绘画、雕刻、陶瓷、建筑、各民族歌舞……各种形式的,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面临着令人堪忧的景况。

  虽然现在各地都在申请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好地保护和发扬这些国粹精品,但是,到底给予什么样的保护,是不是一直这样保护就能够不消亡,依然是个争论的话题。‘“非物质’是与物质文化相对应提出的,与物质文化的保护比较起来,‘非物质’更加复杂。而且现在‘非物质’似乎都意味濒于消亡。” 北京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教授分析说。

  好在,我们看到了一些申遗后的国粹确实是得到了比以前更好的保护,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较以前有了更好的发扬,甚至在商业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也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国粹精品得到更好传播,取得商业上成功的一次机遇。“非物质”可以在创意产业的大潮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如果能够取得如少林武术那样商业上的成功,完全可以“物质化”地生存下去。

  濒危境况

  天津大戏院旁边的各式海报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张:单弦、坠子、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单口

相声……一串不同的曲艺后是演员的名字,最后是票价,从10元到几十元不等。

  看上去多少有些寒酸,然而,能够有演出,这已经是最好的了。与这些曲艺比起来,有些艺术形式,包括不少曲艺、戏曲、民间艺术等都继承乏人,濒临死亡。

  当昆曲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个项目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感叹,这是喜忧参半的事情啊,喜的是,昆曲越来越被世界所瞩目,忧的是,列入“遗产”实际上意味着昆曲处境艰难,濒临灭绝。

  德云社的红火场面掩盖不了目前大多数曲艺院团的惨淡经营,而昆曲的海外热唱,各个剧目大投资的制作也不能掩盖各个昆曲团体的惨淡经营与人员流失。

  这些国粹的惨淡前景更明显地反映在每个从业人员的身上。对上海京剧市场十分了解的杨娟女士给记者分析,以生活在上海的年轻京剧演员为例,他们经过多年刻苦的戏校学习,到了院团跑龙套彩女,一场戏大概有几十元的补贴,加上几百元的基本工资,每月所有的收入大概刚过千元,即使是主演,一场演出补贴也不过100元。试想这样的收入如何在上海生活?

  面临困境,演出团体的领导基本上顾不得抓剧目,提高演员水平,而是先跑市场。以京剧为例,普通演出的包场最多不过十万,即便如此低价,也很难在市场上找到买家。而事实上,每次演出,仅服装、道具、音响等运输就得不少费用,加上演员补贴、宣传、住宿等,消耗很大。如果是现代戏的话,那就更麻烦,记者了解到,不论是以前的样板戏,还是现在新制作的如京剧《梅兰芳》、《袁崇焕》,一个戏的装景卡车就要三四辆,整个剧组也得七八十人,如果一次演出两场以上,那还得增加。

  很明显,不演出没市场,但有演出肯定是演一场赔一场。

  所以,大多数的演出,都会有政府的补贴。即使是北京京剧院、中国京剧院这些大的院团,演出大都依靠的是高额的政府补贴。

  “现实的艰难逼迫许多优秀演员改行,好演员的流失又导致了演出质量的下降,戏曲界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杨鹃说。

  戏曲还不是最严重的,不少民间手工艺和民族艺术形式,现在已经找不到传人,这一代人去世之后,这一门技艺从此也就绝了。

  戏曲、曲艺、民间工艺、民族歌舞等等,许多都是靠人直接传承的,没了人就没了这门技艺。比如,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而现在随着老一辈艺术家年华逝去导致了一大批优秀剧目的失传。“无戏唱、无人演、无人看的‘三无’境地让辉煌了几百年的戏曲艺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年轻的杨娟目睹着这一现状,不无忧心。

  “博物馆”生存

  既然濒临灭绝,那就该实行保护。和中国一样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大量艺术形式流于民间的国家,也大都采取保护的措施。比如意大利、罗马、希腊、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以各种方式保护本国的“非物质”,以延续本国文化的传承。

  不少专家认为,可以借鉴日本对于“能剧“的保护方式,中国有些形式的国粹也可以“请进”博物馆。

  政府也在想尽各种办法,以使这些代表中国文化博大丰富的形式免于消失在我们这个时代。

  周华斌是傩戏研究专家,也是戏曲理论方面的权威,就戏曲生存、发展、“非物质”与文化创意产业等话题,与记者聊了一个下午。据周介绍,政府有关领导曾这样表态,要创造可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要以保护熊猫的方式来保护这些文化艺术精粹。比如把昆曲放在苏州这个最好的“生态环境”里面去发展。

  现在,即便是大城市中的戏曲院团都不是很好的景况,更何况民间的手把手相传的手工艺、舞蹈,口头相传的说唱、戏曲,一些已经因上一代人的死亡而彻底灭绝了。在被誉为中国传统古音乐“活化石博物馆”的福建泉州,有着千年历史的南音、木偶戏、梨园戏已经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

  与其他有形的或者说“物质”的比起来,“非物质”的保护更加复杂和艰难,有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一个人或一批人。比如,昆曲,如果不是当年“传”字辈的一批老艺术家,可能现在的景况就更为惨淡了。

  白先勇曾说过,“如果昆曲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消失,我们就是历史罪人!”他说,希腊悲剧倒有几千年了,昆曲才600年而已。希腊悲剧今天还在演,就是因为其有艺术的价值,昆曲也是因为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才会存活到今天的。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对他们的文化精髓,都有一种保护意识,这是一个民族的身份。像日本的能剧、歌舞伎,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等。而中国是拥有最丰富文化,民族精粹最多的国家之一,保护与传承都是重任在肩的。

  一些专家提出“对于这些濒危的艺术形式,要先抢救保护,再利用发展”,而国家确定的方针也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可谓是对“非物质”的一个统一态度。

  “创意”生存

  找合适的生态环境去保护,确实是一个好的提法。但请进博物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活下,其意图或者说是希望这些被保护的形式,能在更适应其发展的生态环境下得以更大的发扬,甚至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国家层面上讲,保护各种形式的国粹,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举动;从具体的某一地域而言,保护当地的国粹精品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一个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做法。

  周华斌说,事实上,从每个城市自身出发,都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保护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方面是城市树立形象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好方向。

  唐山皮影一直就走的是这样的路子。举办国际皮影艺术展等活动、支持唐山皮影团,利用民间演出,与旅游市场结合,以各种形式将皮影打造成了唐山城市文化的一个符号,是这个城市的一种文化表现,即使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

  其实,众多和皮影一样的技艺,包括木偶、剪纸、印染,尤其是手工技艺高超、精巧的民间工艺,需要保护的同时,也需要有创意地开发。

  不能否认保护是主体,是必须的,但还是应尽量减少“请进”博物馆的种类,而是帮助他们开创新的生存方式。请进博物馆只是最后的选择,是让这些精粹不遭灭绝的最后手段。

  周认为,“非物质”与文化创意产业是相对出现的,一是预示着死亡、保护,另一是强调了生存、发展。因此,在保护中如何开创更多的新形式,尤其是向有商业价值的方向开发。比如,戏曲中某个曲种可能会消亡,但是戏曲的元素不会消亡,比如《大唐贵妃》演出市场不好,但完全可以策划一场以此为题材的服装服饰秀,运用的是戏曲服装的元素。

  事实上,在堪忧的景况下一样有市场反响非常好的生存者。比如皮影艺人秦礼刚每天都在演出,京剧名家张火丁2006年在人民大会堂的个人演唱会票房达130万,而尝到甜头的制作方北广传媒现在又在运作张火丁今年“十一”期间的演出。

  其实,成功的例子已经不少,比如演出类的《云南印象》、《功夫传奇》等,即是把民族的歌舞、中国的武术乃至宗教文化融入到新的形式中,达到既有保护传承的目的,也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功夫传奇》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北京红剧场驻演,打的是旅游市场,票价从180到680,并不低,但市场非常好。2005年赴北美巡演150场,票房收入高达300万美元。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青瓷是艺术片,但低端产品可以流水线生产,批量生产。这两项在浙江丽水已经形成了7亿元的产业规模。

  在创意中,要寻找符合规律。比如,戏曲的困境其实非常复杂,体制问题是每一个接受采访者都提到的。周华斌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要培养好角儿,而且要靠市场培养,观众要认可。其次,要有好的剧目,剧目不突破,总搞一些‘拿奖’剧目是发展不了戏曲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