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金志国:青岛标记为什么是啤酒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13:39 招商周刊
□ 首席记者 唐志军 采访手记: 与金志国聊天从来都是一件快事。在许多记者的眼里,他就如同青岛啤酒,有魅力、有激情,总让人念叨。但说实话,笔者已很久没与这位中国啤酒业的代表性人物面对面聊天了。若不是啤酒节的缘故,见面和聊天,恐怕还要等待一段时间。 就在这届啤酒节开幕前5天的8月6日,据说刚从美国风尘仆仆归来的他,就如约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虽经空中长途旅程,但在他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出任何疲倦,历时1个多小时的采访也丝毫没有停顿。以至于我的摄影同事在事后仅说了两个字:真爽。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较为深刻的对话。对话之中虽不乏幽默,看得出,在青岛啤酒与城市与奥运,青啤文化与城市文化,回味和展望啤酒节三个核心问题上,金志国还是经过了认真准备的。 末了,他还不忘给记者出了一道题:假如没有啤酒,假如没有啤酒节,百姓的生活会怎样? “三百”之辩 这是一个不能不说和值得珍藏的话题。在金志国看来,原先青啤更多的只是与城市的关联,但千载难逢的机遇,又让百年青啤交融了百年奥运。透过 “三个百年”,不仅能够见证青啤的历史,更能加深青岛啤酒符号的全球记忆。 他说:从百年青岛与百年青啤上看,青岛为有青啤而感到骄傲,青啤为诞生在青岛而感到自豪。青啤与青岛同步发展,青岛啤酒的产品国际化,为青岛的国际化提供了一张名片,国际友人通过青岛啤酒知道了青岛、认识了青岛、走进了青岛。这是青岛啤酒在提升青岛城市形象上所做出的贡献。 在青岛的发展中,青岛啤酒担任了重要角色,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持续的纳税,并积极参与了青岛市各项重大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公民的角色。 而百年奥运,焕发了全球人对这样一个国际赛事的关注,而且积极踊跃参加和争办奥运会。100年后,奥运走进中国、走进青岛、也走进了青岛啤酒。青啤因此成为奥运赞助商,和奥运交融在一起。 为什么两者能够交融?除体现社会和奥运公民之外,重要的是,奥运的激情和青岛啤酒的激情走到了一起。奥运是一场具有对抗和观赏性的赛事,它需要激情。而青岛啤酒则是激情的催化剂,会催发中国人的奥运激情,并能成功举办奥运。 在青岛啤酒看来,这不是一场普普通通的体育赛事,应是一个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提升民族精神的赛事,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经历了20余年的开放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在内涵上提升和体现,而内涵的主体是精神。这就需要把奥运所提倡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导入到自立和自强和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上来,使民族精神更加国际化。 在这一过程中,青岛啤酒将更好地诠释奥运公民的角色。我们将把明星奥运平民化,比如以在去年赞助的“我是冠军”平民急速大挑战,让全国人民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去,提前体验奥运精神和奥运规则。今年我们又与中央电视台搞了“倾国倾城”活动,即通过城市之间的比赛,展现城市亮点,促进城市旅游。 而从2009年的“后奥运”时代开始,我们将借奥运东风,把奥运精神固化在民族精神当中。奥运会可以结束,但奥运精神不能走。 从点燃激情、传递激情、释放激情再到演绎激情,这也是正在进行的中的青岛啤酒的奥运营销计划。 百年的支撑之力 在金志国的眼里和心目中,无论是青岛啤酒或是城市文化,甚至百年奥运,没有文化的支撑,一定没有生命力。 他说:没有文化的企业不会长久,没有文化的运动也不会持续,没有文化的城市也不会成长。 以诚信文化为例,青啤诞生在青岛,齐鲁大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文化的精髓就是诚信,因此山东人的诚信在全国有口皆碑。而青岛啤酒最初是由德国人建成的,日耳曼民族的诚信和严谨精神,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 两种精神和文化的结合,深深在青啤扎下了根,使青啤一代又一代员工,把诚信放在了首位。也正因诚信文化,加上精湛的技术,才会形成我们做酒的功夫。仅有技术做不出好啤酒,也不会长期做出好啤酒。这是青岛啤酒100多年能够做出高质量啤酒的文化根源。 青岛文化凸现的是海洋性文化,尤其在早期的殖民统治期间,伴随着西方和东洋文化的涌入并与山东文化结合,使得青岛文化更多表现了开放和创新的特征。这是好的一面。 需要看到的是,由于青岛的年轻,文化相对薄弱,更多表现出的则是“食文化”的特征。这种特征与历史和文化厚重的一些城市相比,又显不足。比如青岛的“吃”文化,不甚讲究,吃的上面基本没文化。因此,培养青岛的城市文化十分重要,除了发扬诚信、开明、开放、和谐的文化之外,更要培养民风民俗。 在这方面,就需要尽快把青岛啤酒的文化外向型。为此我们通过举办国际啤酒节等,让更多的消费者在具体体验中熟悉并了解青岛啤酒以及文化,而17年下来,青岛啤酒文化和城市的文化,在不断积累与发展中逐步放大,并越来越多地被世人关注。 尤其在文化挖掘和延伸的过程中,我们与当地政府在老啤酒厂的边上,打造了一条“永不落幕”的啤酒街,现在这里已形成青岛市的一道景观,是人们体验青岛啤酒必去的一个地方。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设了博物馆,并把它经营了出去,使更多的游客了解了青啤和这座城市的历史。某种意义上,这是“他给我们1小时,我们还他100年”的一种文化交易。 纵观青岛啤酒的历史,我们的路径是:经营产品、经营品牌、经营文化。 向往东方元素的啤酒节 回味以青岛啤酒命名的国际啤酒节历程,固然令人欣喜,但这并不表明它已成功。在金志国的梦想中,与西方啤酒盛会平起平坐的关键,在于特色的区隔。 他说:17年来,通过青岛国际啤酒节这个平台,不仅使青岛啤酒越发走向世界,重要的是拉动和促进了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青岛国际啤酒节已不仅仅是个活动,有数据显示,一个啤酒节相当于两个“黄金周”,从经济价值上看,它所波及和影响的领域,已愈来愈宽广。 而从文化价值上看,青岛国际啤酒节品牌的日益提升,正有力促进着城市品牌的快速提升,而这中间,作为城市的符号的青岛啤酒,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品牌,不是凭借长官的意志所能决定的,尤其文化品牌,需要文化的积累和老百姓心智上的选择、认同和注册。以往所说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哪个海滨城市没有,人们为什么单单要到青岛观光?但有了在老百姓心智中注册的青岛啤酒就不同了,通过消费者切身体验青岛啤酒,就能自然联想和愿意走进这座城市。否则,看海可以到大连,看山可以去泰山,扬帆可以远到新西兰。 若要将青岛国际啤酒节持续下去,重要的在于进一步培育和发扬民俗民风的价值。这需要很好地向慕尼黑啤酒节学习,文化化的慕尼黑啤酒节,让全球的人们向往。 毕竟青岛有100多年的啤酒,有办了十几届的国际啤酒节,只要有积累思想,创新内容,融入更多的青岛乃至东方文化元素,青岛国际啤酒节和青岛,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大影响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