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防公共资金流失 公务卡消费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 09:56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见习记者 申剑丽 

  公职人员的公务餐饮差旅,用联网信用卡结算,堵塞虚报发票等漏洞——一场从地方到中央,试点推进的公务卡职务消费改革,正在进行。

  财政部官方网站排定的时间表是“力争到明年在所有的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务卡制度”。

  财政部相关部门负责人8月17日指出,公务消费完毕后,单位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专门的公务卡支持系统,直接查询该工作人员公务消费的时间、地点、消费金额、商户名称等10多项明细信息。

  一张余额为“零”的卡

  8月26日,距

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整一月。

  中纪委、中科院、宋庆龄基金会三家单位,7月已首批试点启动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制度,以电子支付方式取代以往的“实报实销”。

  此时,距深圳市纪委

公务员秦俭(化名)使用单位发的中国银行银联公务卡,已经半年多。

  按照深圳市财政局安排,市纪委为在岗职工办理了可透支的银联卡。此后每次出差,从订机票到住旅店,秦俭都使用它刷卡透支,完毕后保存好每一张消费单据,返回单位给财务核对,对方再通过银行,将公务消费款转到帐户上,使余额重归为“零”。

  天津、上海等城市也在陆续推进。如上海市要求公务员出差或其他500元以上的公务性支出必须使用

银行卡结算。

  总结地方试点经验,中央预算单位也陆续推出自己的方案。中科院新闻发言人蒋协助7月底介绍,方案正在最后讨论阶段,根据干部不同的级别,设有大约两种不同额度的卡,最高额度按照规定为5万元,刷卡消费的范围包括出差、机票、住宿、以及公务活动的其他费用。

  现金支付难于监管

  试点单位之一宋庆龄基金会财务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差旅费主要采用发票实报实销,不如公务卡联网监督,那么有效。

  财政部在启动公务卡试点时也发文指出,长期以来,一些预算单位存在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现象。现金支付透明度较低,难于监管,容易诱发现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腐败问题。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任建明称,随着各级财政资金的充裕,公务支出、职务消费在若干年间处于失控状态,他了解到,目前全国的职务消费已经占到全部财政支出的四成,在一些落后地区,公务支出竟然达到70%,而相当部分又属于公私不分,以公济私的违法报销消费。

  此番公务卡的改革,即是通过程序性规定,让职务消费更加透明,有效监管行政开支。“推行公务卡后,所有的支付行为都将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有据可查、有迹可寻。能够防治腐败、加强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财政部相关负责人称。

  任建明指出,公务卡的采用,还应与政府采购相结合,如餐饮住宿等,可采取政府指定形式,统一到固定的饭店或宾馆。 

  一些专家则提出公开的必要性。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指出,由本单位自己订资金安排的办法不可取,开支应当细化,经人大监督和讨论。

  中央党校政法部研究员刘素华则提出除部门程序监管外,更重要的是向大众公开。

  “要把菜单打出来,吃了什么菜,几个人的量,都要公示,让大家来监督。现在发生很多公款私用的情况,而这背后是部门监管的乏力。”刘素华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