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炒股还是炒房:一个炒客的牛市迷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 01:0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公培佳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我迷惘,我快乐。”这是江海波近两年来一直挂在嘴边的自创名言。

  8月23日上午10点,在北京通州北苑一家中大恒基点刚以高出买入价近10万元出手了一套房产的江海波心情特别舒畅,笑意盈然地开口第一句话却是:“很迷惘。”

  江是一个在资本市场打拼了近20年的职业炒客,在股市和楼市曾经此消彼长的拉锯战中,习惯了跷跷板游戏,而从2005年开始,股市、房市双牛格局中却屡感茫然。

  1991年,江海波关掉了发展中的小厂子,带着数十万资金南下深圳,用他的话说“正赶上了那一轮房市淘金,收成成倍地翻,对于一直低沉的股市则无暇顾及”。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即迎来了猛烈的金融紧缩,

宏观调控空前,江在资产翻了8倍的情况下,携资金潜伏了三年之久。“那时一直在观察,房市人气打击严重,股市似乎在蓄势。”

  江的判断在1996年被证实后,以200万元义无返顾地杀入了股市,此后近5年里,股市走牛,房市则持续低迷。数据显示,1995-1999年期间,中房指数上海综指从922点跌至谷底692点;而上证指数在1996-2001年间,从536点暴涨到2179点。

  “反应再快点,就不会损失那么大了。”江说的此话指的是2001年股市走熊事件,他的资产从700多万元锐减至400万元。那一年,股市走到最高点后下调,一直跌至2005年6月的998点。此时,房市已从2000年开始回暖,2004年前上涨率一度高达31%。

  依然带伤撤出股市后,江再次闯进房市。“直到2005年依然在赚钱。”

  江特意对记者提出2005年分界线,不是说此后要赔钱了,而是后面的赚钱途径复杂化了,“十多年的经验是股市、房市总在此消彼长,已经习惯了简单的跷跷板游戏,进入股市还是房市曾经很坚决”。

  2005年之后,江的坚决一去不复返。

  “到2005年年底时房市账户上的盈余还在不断增加,判断是股市可能转暖,但气候不大;又过了半年,上证指数过2000点大关后,感觉是不是风水要换了,既然股市走牛,房市就难逃大劫。”江几乎是匆忙地就把多数流动资金投进了股市,今年初上证指数占稳3000点时,更是集中出手了几套房子,并转手接盘股市。

  直到2007年5月,江对这次弃房从股都没感到后悔,只是看到

房价一直在大涨时有那么一点遗憾。5月份统计出来,全国
商品房
成交量急剧萎缩,江更是得到了心理平衡;而当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心情却反而迷惘,稍一琢磨,2005年后原来自己就开始迷惘了”。

  “‘5·30’对我来说影响太大了,连续一周暴跌后,竟然想完全推翻以前经验,并最终清盘离场,随后再次进入房市。”

  “这样反反复复,我是老江湖了,忽然感觉像个新手。中长期的投资计划怎么转眼就要改变呢?”江刚出手这套房子时打算的是回到股市,就在这一天上证A股过了5000点。事实上,房市牛劲亦丝毫不减。

  江依然笑着,茫然写在脸上:“资产已有上千万了。只要赚钱就好,但是两市双牛还能撑多久,现在流动性过剩,将来一旦资金被收回了,谁将先崩盘。”

  尽管记者以经济大势强劲,应长期看好国内资本市场开导,江仍因自己失去了坚定的投资意念而感到“害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