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张炜:国内银行房贷隐患有多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1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人们对国内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警惕。有专家提醒,“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中房贷占了很大的比重,银行为了赚取存货差,对购买第二第三套房,以及老的二手房,都以相对较低的门槛提供70%至80%以上的贷款,已存在贷款违约率上升的问题。”同时,建议“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应该大幅提高,投资型房产的按揭应该取消。”

    其实,国内银行的房贷隐患并没有如此大。首先,国内银行房贷不存在零首付,就连专家所称的“提供70~80%以上的贷款”,也是几乎不存在的。按照去年6月起实施的“国六条”细则,“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考虑到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20%的规定。”

    评价房贷资产质量,更为敏感的是不良率。据上海银监局的数据,自去年以来,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均呈现波段式的上升态势,但从今年4月份之后不良贷款上升势头已得到一定遏制,6月份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均比5月出现明显下降。

    就目前来看,房贷资产是银行信贷资产中较好的一块。次贷危机的根源是,美国

房地产市场降温,
房价
下跌和利率高企,许多次贷市场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造成很多放贷机构遭遇严重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相比之下,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但恶化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国内房贷不是零首付,银行贷款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另一方面,国内银行现有的房贷不良率,主要不是贷款者偿付能力所致。有关银行统计,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约有80%因虚假按揭而引起。虚假按揭贷款已成为个人

住房贷款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源头。

    房贷隐患不可不防,重要的是加强贷前审查,否则任何贷款都可能出问题。各大银行纷纷致力于转型为零售银行,对房贷必然采取“有保有压”的做法。一是加强贷款风险控制,重点防范可能出现资金链危机的客户,对多套房房贷提高首付要求;二是重视客户的资信审核,吸取次贷危机由低偿付能力低信用客户“引爆”的教训。《中国经济时报》张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