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增长中的冷思考 解析20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 15:18 人民网

  2006年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94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0.7%。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或略高于10%。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一直在高位上稳步攀升,20万亿是稳步攀升的新成果和新阶段。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20万亿。从国内环境看: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难度不减;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过热;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加大。从国际环境看:贸易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摩擦不断,竞争进一步加剧;重要原材料如石油、铁矿石等价格上涨迅猛等。在如此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能达到20万亿,实属不易。

  如今,对我们来讲,更值得关注的是:这20万亿,在当前这种新的形势下,究竟能说明些什么?

  第一,20万亿是对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进一步的充分肯定。近30年来的市场取向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长期被计划经济禁锢的"经济势能"不断释放;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导向成效显著;宏观经济调节由直接转为间接,由主观调节转为科学决策,由单一行政手段转变为组合手段的综合运用。正因如此,才使我国GDP总量多年来一直呈现出既稳定而又快速增长的势头。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得以大大增强。混合所有的股份制工业企业提供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所有的股份制经济,其中包括国有股、集体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成为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部分。这一部分经济成为拉动工业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事实证明,在过去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经济高速增长加强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欣欣向荣,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由此看来,对当前中国经济来说,保持一定数量的规模和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十分必要的和至关重要的。

  第二,20万亿较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较为健康的和较高质量的20万亿。在强调经济运行速度与规模的同时,我们也充分注视了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的优化和提高,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切实转变,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这20万亿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相对协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8%、48.7%和39.5%。

  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及相关产品的增幅较快,如微型电子计算机、移 动电话机、集成电路等分别增长15.5%、58.2%和24.4%,汽车产量727.9万辆,增长27.6%,其中轿车386.9万量,增长3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实现利润1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以上数据表明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资源配置较为合理,重复建设和泡沫经济的比重较小,科学技术的贡献比例加大。

  事实证明,我国国国民经济正在实现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的方向根本性转变。

  第三,在20万亿的基础上,中央政府的财力日益增强,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43.62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比2005年增加7694.33亿元,增长24.3%,比预算超收3920.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超收2542.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收1377.77亿元。按规定解决出口退税历史陈欠613亿元后(账务上以退库处理),全国财政收入为38730.62亿元,比2005年增加7081.33亿元,增长22.4%,比预算超收3307.24亿元,完成预算的109.3%。全国财政支出40213.16亿元,比2005年增加6282.88亿元,增长18.5%,完成预算的104.8%。

  在综合财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央财政超收收入2573亿元(未扣除解决出口退税历史陈欠),除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体制规定,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231亿元、增加教育支出16亿元外,主要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解决历史欠账和削减财政赤字,以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这20万亿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身改善民生状况的重要支柱。

  首先,由于得益于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开、搞活的基本方针,得益于综合财力的增强,得益于贯彻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3%。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17万人。

  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共3397亿元(不包括用石油特别收益金安排的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120亿元),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2%。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继续增加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实施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政策。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西部地区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平均每学年每个小学生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支农投入机制。

  其次,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实际增长10.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8%。以汽车、住房、信息产品、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健身、餐饮等为代表的投资型和服务型消费热点继续扮演推动消费增长和升级的重要角色。东部一些中心城市发展跃升到新阶段。2006年上海GDP首次突破万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标志着上海已跨入世界中等收入地区行列,充分说明上海在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四个中心的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受奥运景气效应的带动,北京近年来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00美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五规划的远景目标,达到发达国家中等以上水平,标志着北京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过去的投资拉动型开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并且消费由过去的“吃、穿、用”为主向“住、行、娱”升级。

  第五,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为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是中国经济的外向度大幅提高。2006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占整个GDP的70%,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达85.74%,对外出口的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外资利用结构得以优化,外资利用水平进入新阶段。2006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694.7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1%。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7.7%;

房地产业为11.8%;金融业为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6.1%;交通运输、仓储和
邮政
业为2.9%。虽然利用外资总量有所下降,但外资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含量均有所提高,结构得以优化,说明中国利用外资已由追求数量扩展向追求质量提升的转变。

  近年来,微软、IBM、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等跨国企业都纷纷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商务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外商投资研发中心超过750余家,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与此同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新增外商投资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超过470家在中国投资,建成2000多个项目。美国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有一半以上到中国投资。世界上最主要的行业如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制药厂、石油化工或发电设备制造厂,已将他们的生产网络扩展到中国。目前,全球一些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如通用、福特、丰田、大众、奔驰、宝马、现代等都到中国安家落户。这一切都表明,中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

  三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开始加快,并且带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增长12.3%。以青岛海尔、深圳华为、联想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品牌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研发或生产基地,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第六、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2006年,西部大开发扎实推进,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工程建设完成或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建设,这些对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将发挥重要作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进展顺利,围绕振兴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的壮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开始实施,中部洼地隆起的步伐开始加快。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取得新成绩,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为契机,加速环渤海、京津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而带动整个经济重心北移的步伐。

  总之,这20万亿表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各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强,成绩喜人。但是,面对成绩,我们不能忘乎所以,必须看到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与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美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3.256万亿美元,比我们现今高6倍多,并且美国仍在以每年3%左右的增速在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看总量,还要看人均占有量。2006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2042美元,进入世界中等偏下的收入国家的行列,排在了100多位之后。这2000美元与人均4.2万多美元的美国相比,甚至与人均近1.5美元的邻国韩国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实际我们还是一个比较贫寒的国家。

  在人均GDP的背后,一个突出的问题不容忽视;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人均GDP已达到7000美元,但同期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668人民币,按现行汇率计算约2583美元,两者之间差距达2.7倍。可见,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远远低于经济增长,以致人们难以感受到经济增长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北京也是如此,2006年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同期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为19978人民币,折合2497美元,两者相差2.4倍。这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看构成,2006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60-70%,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的盘子越大,今后增长的难度也越大。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只能把它看作为实现第三步打下了的物质基础,无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其次,20万亿内含经济增长的代价很值得思考,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重道远。

  有很多学者指出,我国的经济是"宏观好,微观差"。而我们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繁荣是以强势企业为基础的。企业的竞争力没有提高,企业没有实现超常规发展,国家就难以实现长远发展。在国内,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瓶颈。耗用2/3最为稀缺的资金和资源的国有企业,只创造GDP的1/3。而耗用1/3资金、资源的民营企业,却能创造GDP的2/3。这表明,在国企和民企之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很不平衡的。这表明国有企业仍需深化改革。

  另外,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成为今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触发因素。绿色GDP核算下,20万亿无疑还要进一步缩水,综合世界银行、中科院和环保总局的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钢铁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唯一的出路在于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经济增长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三,20万亿还无法彻底解决一些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

  一是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成果还没有充分覆盖到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国际上,大都运用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别。在正常情况下,基尼系数大多近于0.3。有人统计,目前中国系数达到0.46强。还有研究机构计算的结果已高达0.59。这些数据未必准确,但也说明我国目前贫富分化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农村购买力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性制约因素。也是实现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制约因素。

  二是国内一些经济中心城市

房价居高不下,既导致大量城市中低收入者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又使得消费结构难有大跨越。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79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在6%上下浮动,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房价继续高位增长,涨幅在10%左右。与此同时,房地产业的投资依然势头不减,一季度,涉及房地产的银行贷款到位1634.22亿元,同比增长18.4%;银行个人按揭贷款(期房预售款转为开发使用)745.45亿元,同比增长73.2%。

  三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也积累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目前,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关系百姓民生的现实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许多保障工作要做,

  第四,从这20万亿来源上看,还可充分反映地区之间贡献之差异,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地区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几十年来,区域政策几经变化,总的来说,各地区都有较大程度地发展,但不能否认,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依然很大,并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目前,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成为平衡区域差距的重要战略正在实施,但要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依然任重道远。要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合理确定开发的重点和强度,本着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生态环保、激励与补偿相结合的大政方针,重构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板快,实现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更要加倍的努力。

  总而言之,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总量,还要看人均;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我们对于20万亿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也有理由坚信:只有深化改革,只有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我国经济定能迈向更高的台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900,000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