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北极科考:给“冷”战一个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 09:31 国际商报

  8月12日,一支由40名研究人员组成的丹麦科考队启程,任务是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格陵兰岛北部海域收集北冰洋海底有关数据,以证明2000多公里长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丹麦属格陵兰大陆架的延伸,从而宣称对这一地区拥有主权。这是继俄罗斯8月2日在北冰洋底安插国旗、美国8月6日开展北极海域科学考察、加拿大8月10日宣布在北极建立军事基地后,又一个加入“北极争夺战”国家的最新行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俄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韩立华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些国家的举动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领土,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北冰洋海底巨大的资源和能源。只是由于在目前条件下开发北极经济上尚不合算,先将其作为战略储备储存。若干年后,当北极海冰完全消融之时,这些国家将从北冰洋海底得到巨大的资源和能源回报。

  北极为何突成“香饽饽”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据科学家预测,25至30年后,北极冰盖很可能因地球气温上升完全消融,巨大的资源将因此曝光。初步估算,其中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占世界尚未开发的油气资源的25%,而仅在俄罗斯领海范围内的北冰洋所蕴藏的矿物价值,就高达两万亿美元。加拿大已在北极圈内开采

钻石,不久产量将达到世界总产量的10%以上。此外,北极还拥有独特的旅游和探险资源、科学资源和文化资源。

  北极地区还是全球军事和商业的战略要地。从地理上看,全球的主要大国都集中在北半球,北极点是至各大国的距离之和最短的。可以说,控制了北极点就意味着能够对各大国进行有效“瞰制”,占据军事制高点。同时,飞越北冰洋的航线是联系亚、欧和北美大陆的捷径,北冰洋航路也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俄罗斯欧、亚两部分的最短路线,与通常的巴拿马运河航线相比,北极地区的西北航道可能使北美西海岸与亚洲之间的航程缩短6500公里,大大节省商业运输成本,是商业利益非常可观的“黄金水道”。

  三国争相“认领”北极尽管近年来地处北冰洋周边的丹麦、挪威、加拿大,以及美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声称对北极部分地区拥有主权,但至今它们又都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

  丹麦政府希望能够证明,北极地区是格陵兰岛的自然延伸,由此推出北极下方及周围海床都属于丹麦。特别是2005年,在派出精锐的“天狼星”巡逻队成功完成了对格陵兰岛东北海岸的冒险巡逻后,丹麦“认领”北极的信心更强了。

  挪威对北极的竞争是希望通过政府控股的斯塔托尔石油公司在北极建造一个巨型的天然气液化建筑,借此促进

能源勘查,以期从未来的北极利益中分得一杯羹。

  加拿大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宣布拥有北极,但国际法庭裁定,如果此后100年内,没有他国对此提出异议,北极才属于加拿大领土。2005年,加拿大政府发射高清晰度的雷达2号卫星,对北极地区过往船只实施严密监测,以此表明自己对北极拥有主权。

  冰盖下美俄刀光剑影美国和俄罗斯围绕北极的竞争更多地隐藏在北极冰盖下。

  美国战略资料分析网认为,美俄双方核潜艇都热衷于北冰洋。从冷战时期起,美俄核潜艇就不断在北冰洋冰盖下互探对方的军事行动,监视彼此对北极大陆的战略意图,同时全力勘测北冰洋新航线,为未来的北冰洋作战摸底探路。

  面对全新的北极形势,美国近期又提出“北极扼制”战略,要以绝对优势“打消”各国对北极和北冰洋的念头,具体包括:加大对北极地区的战略巡逻力度,加强北冰洋水下力量存在,加强整个美国东海岸“后院”的反潜与防空建设,强化与北极有着密切地缘关系的丹麦、挪威、加拿大等国的关系,希望能结成新的“北极利益同盟”,共同防范俄罗斯。

  另据最新消息,俄罗斯战略轰炸机8月14日起在北极上空展开为期5天的演习,而这些战略轰炸机都能够携带核弹头。

  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韩立华研究员分析认为,“北极争夺战”说到底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竞争,是各国争夺战略资源的一个缩影。它表明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国争夺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地球的各个角落。

  从目前态势分析,解决“北极争夺战”可能的途径有二。

  一是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争端。根据现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因此北极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北冰洋属于国际海域,周边国家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只拥有领海外围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至于俄罗斯能否在联合国证明拥有北极大陆架的主权,不排除联合国推迟对此作出决定的可能性。

  二是周边国家把北极分成几块,共同分享。要证明一国的大陆架延伸至北极不容易,要找到一国对北极拥有主权的依据更不容易。那么北极周边国家将北极分而享之,似乎成了一个潜在的可行方案。毕竟各有关方都能或多或少得到好处,同时避免冲突。

  新闻延伸

  中国的北极科考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启动针对北极的科学考察。1999年和2003年,中国先后实施了两次北极科考,并于2004年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成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开展了地球物理、大气、测绘、地质和海洋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资料、数据和样品,为长期可持续地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6月9日,7名中国科考队员奔赴北极黄河站,主要围绕环境、气候、冰川、生物生态、高空大气物理、卫星遥感等学科展开科考活动。

本报记者 曹玖梅 实习生 吴筠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