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猪肉鲜菜引领上涨 7月CPI升幅创十年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7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鲜菜价格分别上涨45.2%、18.7%,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上涨5.6%,涨幅已经超过2003至2004年期间5.3%的高点,并创出1997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

  专家表示,本轮物价上涨主要由猪肉和鲜菜等拉动,5.6%的增长率可能已经超过了官方的“警戒线”。总体上看,我国CPI增长已出现明显加速势头,全年的CPI增长可能维持在4%左右。不过,专家也指出,与1992年到1995年期间的上一次经济高增长期相比,当前我国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不必担心物价上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太大损害。

  ⊙本报记者 薛黎 邝凯文 马婧妤 叶勇

  猪肉鲜菜引领上涨

  “此前各大机构对7月份CPI增长率的预测值在5%至5.5%之间,所以5.6%的增长率并不算出乎意料,但是确实显得有点高,主要原因还在于食品价格的上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本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高于6月份的11.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基本与上月持平;油脂价格上涨30.1%,6月份仅上涨27.6%;鲜蛋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值得关注的是,7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鲜菜价格上涨幅度最大,分别上涨了45.2%、18.7%,比6月份分别加快了9.5、13.9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力量。

  全年增幅预计为4%

  今年5月份以来我国CPI分别达3.4%、4.4%、5.6%,呈现出明显加速上涨势头,专家表示,通货膨胀的确有所抬头,这是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隐患。

  郭田勇指出,目前已经能够感觉到央行等国家管理机构正在逐渐调整

宏观调控的重心,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5.6%的增长率应该是已经进入高点,超过了政府和央行等管理机构的容忍度。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预计,未来三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仍然会在高位运行,我国秋粮收成以及国际粮价变动,将是9月以后CPI变动的重要参考因素,今年我国CPI的年均值可能维持在4%左右。

  1993年一幕不会再现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风险仍然存在,目前监控的600种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就是肉少点。

  “真正的通货膨胀应当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现在全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应当说是大体平衡,应当看到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抑制全面的物价上涨。”姚景源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姚景源表示,1993年的上一次经济高增长时期,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年通货膨胀率达24.1%,1992年到1995年四年间平均物价年上涨率为14.58%。

  而2003年到2006年这四年,CPI上涨仅仅是2.1%,2007年上半年是3.2%,就算2007年全年在4%到5%,也还达不到当年的通胀水平。

  “1992年和1993年的物价上涨和这次物价上涨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食品价格上涨,但当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992年投资增长率为44.4%,1993年投资增长率达到61.8%。”姚景源指出,相比之下,2003年至今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是逐年下降的,2007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长率比1993年投资增长率低了30个百分点,这是今年遏制全面通胀的一个重要基础,所以不必担心物价上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多大的损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撰文指出

  我国通货膨胀率仍相当低

  ⊙本报记者 薛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日前撰文指出,当前我国消费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率仍然控制在相当低的水平上。

  文章指出,从目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状况看,并不存在商品价格普遍持续上涨的条件。尽管投资、消费比较活跃,出口增长很快,国内外需求比较旺盛,但供给方面特别是非农产业的增长潜力更大。

  从形成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看,我国劳动力、资金、技术方面的条件都比较有利;从体制方面看,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正在不断增强,这就决定了供给保障能力相当强。

  近年来,重化工原材料由供给紧张转变为产能过剩,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基本消除,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也趋于回落。6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4%,涨幅分别较上年同期降低1个和3.2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即扣除能源和食品价格以后的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今年1月至6月我国核心CPI仅增长了0.9%。

  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文章指出,这次食品涨价是在我国农业生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调整的正常表现。

  事实上,2004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丰收,今年夏粮产量又同比增长1.3%,粮食供给的基础比较稳固。造成目前食品价格上涨的短期原因是: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加上美国等产粮大国将玉米大量用于加工生物质能源,世界粮食市场价格上涨;针对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变化,粮食部门库存投放不够及时;国内玉米加工乙醇能力较快增长;还有春节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从长期看,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还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即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都呈现逐步提高的态势,这是市场对耕地日益稀缺和农业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的确认,是用价格拉动农产品供给的常态反映,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也是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必然途径。

  在收入较快增长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对城镇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对于部分住校困难学生和城镇低收入家庭等受影响较大的群体,则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补贴,并适时适度提高补贴标准。

  文章认为,目前国内粮食生产能力比较扎实稳定,在市场价格调节下,肉、蛋等副食品供给的增长潜力较大,未来食品价格不会继续较快上涨。

  ■机构观点

  银河证券:下半年CPI看秋粮

  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苑德军表示,7月份CPI涨幅明显较高,全年CPI涨幅预测可能在3.8%至4%之间,而下半年的涨幅关键要看今年秋粮的价格运行情况。

  苑德军说,从去年银河证券就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已进入温和通胀时代。今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一直在不断加大,原因与我国目前食品价格一直居高密不可分。因为粮食产品价格一旦高企,则禽蛋肉的价格势必水涨船高,从而带动整个CPI过快上涨。

  “因此,下半年和全年的CPI与秋粮收成紧密相连”,他说,“然而,今年秋粮价格情况如何现在还不好判断,这与今年的天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关”。苑德军表示,去年全球的粮食库存量是二十年来最低的,国内粮食供应状况与国际供应状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应该看到世界粮食供求关系的周期变化。

  对于监管部门的调控政策,苑德军认为,由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还是上月中下旬的事情,所以本月的CPI数据不会让监管部门很快出台相关紧缩性政策。(叶勇)

  泰达荷银:CPI增速将会回落

  泰达荷银基金表示,新近公布的CPI数据建立在前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CPI增速较低的基础之上。我国居民的工资收入和各种资产价格在近年都已经有了大幅上涨,鉴于此前价格指数的基数较低,这次5.6%的增长其实只是一次恢复性的上涨。因而泰达荷银预计,等消费物价逐渐恢复到均衡的水准之后,CPI增速将会回落。

  泰达荷银首席策略分析师尹哲表示,我国的经济结构较之从前有很大改善,新近公布的CPI涨幅已经是10年来中国单月居民消费价格年比的最高涨幅,但是煤电油运这些瓶颈行业也没有表现出压力,仍然比较协调,所以不用过于紧张。泰达荷银还表示,此次消费物价的上涨并不是简单的货币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加息等货币政策来解决。预计政府会采取积极措施协调供给抑制通胀,并利用流动性充裕的条件来改善结构性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实际是一个机会。

  (王文清)

  ■新闻分析

  CPI数据未必直接诱发加息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同比上涨5.6%的7月CPI数据,不仅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高纪录,加剧了人们对于全面通货膨胀的担心。但大多数专家仍认为,CPI有望在四季度出现回落,中国尚未进入一个全面通胀通道。尽管年内仍有加息空间,但这可能是出于纠正实际利率为负过于严重的情形。

  在统计局昨日公布的CPI分项数据中,城市价格上涨5.3%,农村价格上涨6.3%;食品价格上涨15.4%,非食品价格上涨0.9%。天相投顾首席金融分析师石磊表示,7月CPI升势与6月份一样,仍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拉动,非食品部门的价格仍然相对稳定。

  “物价全面上涨有其可能性,但这要取决于食品价格的上涨能够传递到非食品价格,显然现在还不好确定。”石磊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则认为,经由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所带动的CPI大幅上行将是一个短期现象,尽管从趋势来看,中国CPI水平已进入一个温和上升的通道。

  不过,农产品价格近几个月来的大幅上涨还是引起了一些研究机构的担忧。申银万国研究员陈李提醒说,1994年的恶性通货膨胀的开端也是农产品。当年农村CPI涨幅甚至达到了22.7%,他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部分原因正是与当时前期调控政策明显偏软反映不足有关。

  尽管有分析指出,现阶段显然与十多年前不同,例如从1991年到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四年累计增加1.5倍,显著地拉动物价上升;而2004年下半年以来投资增速一直持续回落。但陈李指出,两个阶段上游资源价格上涨是一样的。1994年涨价是因为国内旺盛的需求,而2007年的上涨来自境外价格的影响和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的要求。

  不过,石磊则要相对乐观一些。他分析说,目前的这种上涨仍能在政府控制之中,与此同时,由于粮肉价上涨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种粮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供求恢复平衡。在这种温和上涨通道中,政府可以根据物价走势掌握主动:如果物价进一步大幅上行,则出台有力调控,如果一旦出现紧缩,还可适时推动电力、石油能源资源价格改革。

  “物价上涨并不可怕,关键是居民收入的上涨速度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上涨。”石磊说。他认为,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应该通过小幅加息,来避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形过于严重,同时建立有力的预警机制。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则表示,近期央行加息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由于中国许多要素价格严重偏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仅仅依靠利率政策无法独立承担调整宏观经济或资产价格的重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