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浅谈全省审计系统财政审计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07-8-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7:04 审计署网站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永恒主题,是审计监督的重点和龙头。当前,按照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财政改革正在不断深化。随着财政资金归集规模的增大、财政电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集中支付、转移支付、集中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的出台与实行,财政审计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审计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整合财政审计资源,探寻解决全省审计系统财政审计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审计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财政审计资源概括地讲,主要包括:财政审计信息、财政审计职权、财政审计项目、财政审计技术、财政审计人力等方面。通过资源的整合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没有整合就谈不上共享,整合是前提、是基础,共享是结果、是目的。通过整合得到共享,通过共享提升整合。

  一、加快“财审”计算机联网、整合财政信息资源

  当前各级财政都已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和财政系统内部计算机联网,各种数据信息已经电子化,

审计部门必须适应这种现实状况,强化财审间协调,建立审计与财政计算机联网机制,使财政信息转化为“审计信息”,使各级审计部门能够最大化获取
财政部
门的财政信息,包括财政预算的编制、财政预算的执行、财政年度决算等系统的全面的信息,为实现财政审计资源共享奠定基础。可以说实现这一步是全省财政审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前提。试想没有财政部门信息与审计部门的对接,各级审计部门就不能有效获取财政全面系统化的电子账务信息,或者说只能获取一些不完整的财政信息,甚或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帐本、凭证、报表等纸质信息,如果还是停留在这种各级审计尚不能获得同级财政全面电子信息的状态下,那就很难谈得上全省财政审计资源共享问题。在这方面省级审计部门应发挥其龙头作用,省级审计部门与省级财政部门要制定与建立在财政电算化环境下有关计算机审计、软件利用、电子数据的提供等相关制度与机制,消除获取财政电子数据方面的机制性障碍,这也是解决财政审计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与关键所在。目前全省财政系统已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内部系统联网,如果省审计部门能够与省财政部门实现计算机联网,那么在获取省级财政信息的同时也给地方各级财审联网起到了带头与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就能很好实现全省各级财审间计算机网络互联或软件数据共享,为全省财政审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创造基础性条件。

  二、加强上下级协作、整合纵向财政审计资源

  加强审计系统内部上下级间的协作,强化财政审计信息纵向交流,做好上下级审计机关审计队伍的传帮带,通过多层培训和项目联合审计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审计干部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纵向审计资源的“层级合力”效应。在信息方面实行上下级审计机关财政审计有关数据信息交换,有效实现全省财政数据资源共享。上级审计机关在取得相应财政数据信息后,在上下级财政信息未沟通前,财政审计信息只是处于相对孤立和各自为阵的状态,数据资源尚不能得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难已实现,这就必须加强上下级审计机关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财审联网是前提,内部沟通是关键。上级审计部门为下级审计部门提供宏观数据,提供有关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分级解库资金等情况,下级审计部门为上级审计部门提供收到的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资金、以及有关上解资金等情况,这样从源头到终端,上下核查对照,实现信息共享,省时省事,降本增效。在人力资源方面,上级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和先进审计技术的传帮带作用,基层审计机关发挥收集微观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资料的作用,如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效发挥“层级合力”效应。使纵向财政审计资源得以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共享。

  三、开展“上审下”或“异地审”,使现有的财政审计资源扩能增效

  就现行财政体制而言,作为一级地方财政预算的行成,总体预算收支安排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主体是本级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就审计的对象和内容而言,尤其那些重大重要事项,很大程度上是在对同级政府的财政行为进行审计,这也就很难避开“下审上”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对一些问题做出深度的揭示与披露。同时在延伸审计方面,在本地同一地方,审计与被审计二者之间的长期接触会演变为老朋友式的定期会晤,不可回避的交往与相处情节在不自觉中就会使审计出来的问题流失掉,还容易造成为了部门的“小集体”利益而审计的原则被相对方所“购买”。这种状况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和已有审计资源的发挥。近几年中央审计风暴的劲吹与地方审计的沉寂就是最好的说明,长此下去作为审计资源要素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将形成一种惰性应对或少有作为,对现有审计资源形成一种无形的“蚀化”和浪费。为此应当坚持上级审计机关对下一级财政预算进行审计或尝试开展横向异地财政审计,实行地域回避,从而进一步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更好激活现有财政审计资源的活力,提高财政审计资源的利用水平,使现有的财政审计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优质优化、扩能增效。

  四、统一部署、统一方案,整合财政审计机制资源

  实行全省统一部署、全省统一编制财政审计工作方案,可以从总体上明确财政审计的目标、要求、范围、重点等等,尤其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各方面、各层次优秀审计专家的经验,实现审计技术资源全省共享。就目前的财政审计状况而言,各地财政审计的质量参差不齐,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平衡。出现这种状况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标准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具体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度量衡”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如果能够借鉴全省地税系统2006年度预算执行及税收征管情况审计时统一审计方案的模式,汇集各方面的审计精英、审计专家,编制全省统一的财政审计工作方案,给各级审计机关提供一个适时适用的提纲挈领的范例式的财政审计方案。这种方式能够使全省审计资源得到很好共享。

  五、精心筹划、“捆绑”项目,整合审计项目资源

  在财政审计中可以尝试采用“捆绑审计”的方式,将一些相关的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纳入到财政审计中,力争一次审计,出几个审计成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减少了重复审计造成浪费审计资源的现象,也缓解了当前审计项目多、审计任务大、人少事多的矛盾。这种通过“捆绑审计项目”的方式开展财政审计,也是整合审计资源,实现财政审计资源共享的有效方式。

  六、加强报表资料收集,整合审计延伸领域资源

  建立各级主要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如半年)向审计报送制度(报送资料的内容及格式由省厅统一制定),审计部门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对公共财政涉及的重点部门、重要领域(如财政、文教、卫生、城建、土地、农林水等)预算执行状况的动态了解,并且将这些特定数据资料通过审计内部网络逐级上报,上级审计部门运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汇集整理、分析测算、纵横比较,能够有效的从宏观上、总体上、结构上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甚或重点隐患单位,为制定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提供重要参考。这样通过加强报表资料收集,能够有效整合财政延伸领域审计资源。

  总之,通过财政审计信息资源的联网对接、人力资源的“合纵联横”、技术手段资源的优势互补、机制资源的统筹规划、项目捆绑的一审多果等有效整合资源的各种形式的综合运用,从而获得解决全省财政审计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作者:河北省涉县审计局李如云陈和平)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