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保尔森紧急访华的N个猜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01:35 华夏时报

  美财长本周访华 很突然但很现实

  本报记者 徐 翼 北京报道

  当美国财政部7月24日对外发布财长亨利·保尔森7月30日起访问中国的消息时,世界各大财经媒体的第一反应是:很突然。但旋即,大家的态度都变得迫切而期待。

  市场的反应也和媒体的反应一样,积极而主动。

  25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7.56关口。人民币汇率的迅速走高,尽管与央行宣布提高人民币存款利率密切相关,但对保尔森访华中美高层讨论的焦点话题的预期,无疑是其中的最大动因。

  事实上,中美刚刚于今年5月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11月还将在中国举行第三轮战略经济对话。双边磋商的密集程度不可谓不高,但现实的进程往往还是更加快了先前的讨论和落实。保尔森紧急访问中国,与最近中美之间出现的一系列产品安全纠纷有必然关联,但肯定还有更加值得关注的话题。

  刚刚出现的问题

  保尔森当地时间7月24日在华盛顿说:“这次中国之行是两国正在进行的双边对话的一部分,以加强我们的战略经济关系,解决一些长期性问题,比如,帮助中国平衡其经济增长,增加人民币的灵活性;同时也处理一些刚刚出现的短期问题。”

  美国媒体对此的解读是,保尔森将跟中国领导人讨论对于美中经贸关系至关重要的广泛的问题,预计会向中国领导人提出美国国会所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同时讨论今年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时确认的行动计划是否得到落实。

  美国国会中要求人民币更快升值,否则给予中国报复性关税的法案正在议员中讨论。尽管保尔森在各种听证会上也在强调,中国经济应该更快发展,才能担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以扑灭一些国会议员和选民对中国的怒火,但在保尔森的这次中国行中,

人民币汇率等美国朝野长期关注的问题,必然会继续摆上桌面。

  而最近引起轰动的中国出口产品的安全问题以及随之出现的贸易纠纷,应该会引起中美高层更大的关注和讨论。跟以往相比,这次讨论更多的,或许将是食品安全和其他管理方面的问题。而从长远出发,如何使两国日益增长的贸易顺利进行,必要的监管制度和公共安全保障制度是必需的,需要双方的相互合作。

  中国内部经济结构如何解决

  在美国的许多中国问题专家中,也许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商学教授彼得·纳瓦罗的态度很有典型性。

  纳瓦罗也是最近引起轰动的一部新书《即将来临的中国战争》的作者。他在这本书中详细论述了美中之间可能爆发的经济战。

  所以对于保尔森的中国之行,他的观点是,必须向中国政府转告美国政府目前在很多关键问题上的一筹莫展,包括在人民币和美中贸易逆差等问题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弹。保尔森应该向中国领导人表达,美国需要中国帮助控制这种情况。

  纳瓦罗认为,中国经济现在面临过热危险,宏观调控手段有限,通胀压力正在显现,在短期内比如今后一到三个季度内,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步出现。因此,保尔森到中国,除了要跟中国领导人讨论两国面临的矛盾外,还需要探讨如何帮助中国解决内部的经济结构问题。

  中美警方合作打击盗版

  也许不仅仅是巧合,与美国财政部宣布保尔森访华声明同一天公布的,还有另外一条重大消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披露:中美警方联手行动打击盗版取得重大胜利。

  知识产权保护其实一直是美方对中国施加压力最大的一个领域。

  今年7月6日-16日,两国警方展开代号为“夏至”的联合行动,破获了两起特大跨国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的犯罪案件,逮捕了25名嫌疑人,缴获了29万张合成光碟,估计零售价值达5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是准备销往美国的。

  FBI在声明中说,这次行动是FBI和中国公安部“前所未有的合作”。

  而FBI此时宣布这一重大合作成果,起码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近期以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努力的肯定,预计在保尔森与中国领导人的谈话中会得到较高的评价和进一步敦促。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一直以来,关于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成了美国悬在中国头顶上的一只诱人的大苹果。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入,这种心态渐渐发生转移,类似当年中国入世的过程。

  中国希望美国承认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此,中美双方需要深入讨论,比如,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就是说,中国要建立合格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进行哪些改革,需要取得哪些进展,美国需要了解中国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等等,因此,这不仅是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需要讨论的一个长期问题,也应该是保尔森这次中国之行的话题。

  据美国媒体透露,保尔森将于7月31日抵达北京,之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副总理吴仪等中国领导人,将分别与他举行会谈。

  入股巴克莱 收购荷兰银行

  中国国开行加入

  银行业世界大战

  本报记者 刘 丁 北京报道

  7月23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加入一场世界最强的银行集团并购大战。

  大战的一方以英国巴克莱银行为首,另一方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和比利时与荷兰合资的富通银行组成的财团,争夺的焦点是荷兰银行,最终的胜利者将成为世界银行业的霸主!

  这是中国银行首次参与世界间的银行并购大战。“是中国资本实力增强的正常表现,它意味着,以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跻身世界资本大玩家们的俱乐部。”中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介绍说。

  比资本更诱人的中国市场

  7月17日,

阿姆斯特丹,在世界媒体和分析人士纷纷对巴克莱并购荷兰银行表示担忧时,巴克莱全球零售与
商业银行
首席执行官Frits Seegers却在这次媒体见面会上踌躇满志:“基于发展现状,巴克莱有信心赢得荷兰银行。”

  所有人都在猜测,募集不到足够资本以对抗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巴克莱,到底还有什么底牌?

  底牌就是中国!7月23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它与巴克莱在北京正式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及战略合作备忘录。国开行将先期投入30亿美元参股巴克莱银行,支持其正在进行的收购荷兰银行的行动,如果成功,它将再向巴克莱银行投入80亿美元至105亿美元,中国人从而将成为巴克莱银行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将达到5%以上。

  结盟中国几个小时后,巴克莱立即展开了对苏格兰银行集团的反击,抛出了更高的报价——675亿欧元(约合931亿美元),合每股35.73欧元,其原先提出的报价为每股33.86欧元。

  除去价格和资本方面的增强,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加入,使巴克莱在对手面前占尽市场的战略优势。

  好戏在后头

  实际上,Frits Seegers在阿姆斯特丹成竹在胸时,巴克莱已经不露声色地与国开行进行了5周的谈判,几近完成。

  与巴克莱的谈判,中国方面的顾问是黑石集团的高级董事总经理John Studzinski,5周谈判的顺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透露,“大家都是以积极的态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甚至可以用“一拍即合”来形容国开行与巴克莱的结盟。“这是一次双赢的投资。”John Studzinski评价道。

  虽然有了中国的加入,却并不意味着这场银行业世界大战的结果已经明朗。实际上,苏格兰一方目前提出的收购报价为711亿欧元(约合978亿美元),相当于每股38.40欧元,仍高于巴克莱银行的报价。除此之外,有消息透露,一个由荷兰国际集团(ING)、美国花旗集团和西班牙对外银行组成的财团,也在蠢蠢欲动,考虑出价收购荷兰银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