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网上交易390亿 至少六成不缴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01:35 华夏时报

  网上交易:逃税的天堂?

  本报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你不许看不起我这个个体户。”阿潘经常对男朋友说。

  其实说这句话时阿潘心里满是骄傲,刚刚毕业的她在网上开了个小店。“我现在网上‘掌柜’做得是如鱼得水。”阿潘说。

  “生意好时月入过万,最差也有三四千。”不过最近媒体热炒的“网上逃税第一案”让她稍稍有点不爽。

  阿潘用“恐慌”来形容这种不爽。

  六成网店“掌柜”不纳税

  7月13日,全国首例个人利用淘宝网交易逃税案一审宣判,被告人张某借公司名义在淘宝网上卖出近290万元含税商品,被上海普陀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并处罚金6万元。

  “真的不知道不缴税的后果这么严重。网上开店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逃税,因为大家根本不知道要缴税,即使缴税也不知道怎么缴、缴给谁。”说这些时阿潘有点激动。不过她坦言,恐慌的最重要原因是不知道税到底怎么收,会不会让她的小店开不下去。

  不缴税的远不止阿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淘宝店主,他们无一例外地没有缴税。

  中国首选购物网站淘宝网近期发布的《2007年上半年淘宝网购物报告》显示:淘宝网2007年上半年的总成交额突破157亿人民币,接近2006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169亿人民币)。

  据统计,淘宝网一天的人流量相当于近600个沃尔玛、家乐福那样的大卖场。

  赛迪顾问、互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陈文介绍,2006年仅C2C(个人对个人)交易量就达到250亿,预计200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90亿。

  网上交易如此大的人流量、成交额,缴税的人却寥寥无几。

  有媒体2006年报道,业内人士推算,如按几大主要拍卖网站的成交额匡算,全国仅C2C交易逃掉的税收总金额就近1亿元。

  “网上开店的主体不缴税的至少五分之三,如果除去旧物、广告宣传等不缴税项目,这个比例也许更高。”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律师吴晓东说。

  “掌柜”不缴税,网站不负责

  “缴税应由商户们自己完成,而且我们已早有提醒。”关于网上缴税的问题,淘宝、易趣等网站如是解释。

  以淘宝为例,在其服务协议中写有“用户因进行交易、获取有偿服务或接触淘宝网服务器而发生的所有应纳税赋,由用户负责支付”。

  易趣网在用户协议条款中也明确表示:用户应负责缴纳与使用本公司服务和本公司网站有关的所有费用和所有适用的税。淘宝网也有类似规定。

  但是真正落实到缴税问题却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两家网站的公关人员都表示,没有个人店主为此缴税。

  “现在我国的税务统计主要通过发票,但是网络交易一般没有发票,现在我国的电子税票制度还没有建立,网站的提醒显然起不到实质性作用。”陈文介绍。

  陈文分析,现在很多店主都是冲着不缴税来的,网络交易的优势也在于不缴税等原因形成的价格优势,如果征税,网上交易发展很可能受到影响。

  对于相关部门会不会通过网上交易平台了解到卖家的交易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淘宝网客服人员说:“我们暂时还没得到国家的有关通知,除非国家有规定,我们不会透露客户的交易情况,这一点卖家可以放心。”

  网上交易收税条件受限

  7月26日,对于是否会出台对网上交易收税的相关措施,国家税务总局法规司税制改革处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处理网上交易逃税问题,我不太赞成。”对于首例网上交易案被严惩的情况,中国电子商务法律网总裁阿拉木斯坦言。

  事实上商务部在4月份出台的《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没有对网上交易征税的明确规定,而税务总局迄今也没有明确的管理网上交易的规定。

  “就现实情况来看,且不说店主不去主动缴税,就算他们找到工商部门申请缴税,也许工商部门都不知道如何管理。”阿拉木斯解释。

  “由于条件限制,现在国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来管理网上交易问题,这涉及到税务、工商、信息产业等很多部门,谁来管这件事本身就很成问题。”陈文说。

  淘宝网的公关经理陶然,明确提出不赞成目前对网店店主征税,他认为,从国家利益来说,现在征税不太合适。

  “全国2500万网上购物人群,卖家最多几百万,即使征税,每年最多几个亿到十几个亿,但付出的征税成本会很大,而且国外也很少对网上销售收税。”

  “如果现在收税,执行难应该是个很大的问题。”阿拉木斯说。

  1853类加工贸易限制商品存在个例

  温州打火机“麻木”应对出口新政

  本报记者 郑盎 北京报道

  7月23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打火机赫然名列其中。而广为人知的一个数据是,目前仅温州一地就拥有打火机生产企业500多家,年产金属外壳打火机6亿多只,销量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0%以上。新政出台,打火机行业会否遭受“灭顶之灾”?

  7月25日,记者分别采访温州、义乌、宁波三地的打火机行业协会。出乎意料的是,温州、义乌的打火机协会都说“没影响”,宁波打火机协会负责人甚至回答“不知道”。

  对于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打火机行业的“麻木”与纺织业形成鲜明对比。据记者了解,对于政策调整,纺织企业不但消息灵通,而且反应也快,“还早早地去求情”。

  两者同处劳动密集产业,一样面对“内忧外患”,但打火机行业为何如此淡定?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孙方红认为:“一方面有打火机企业信息接受能力弱的因素。”她同时表示,因为这次目录调整中打火机的比重很小,企业表现出的“麻木”也应该只是个案。

  温州打火机不存在加工贸易

  “这个政策对我们温州的打火机行业完全没有影响,温州的打火机根本不存在加工贸易。”7月25日,浙江大虎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大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温州市海关的一位人士7月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打火机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几乎没有,“目前只看到过两个合同,金额也就20万美元左右”。

  宁波打火机行业协会副会长、宁波舜虹打火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如明在听记者说“加工贸易新政策”后有点紧张,因为一直以来他都在忙着应付欧盟提出的CR法案。根据该法案,打火机必须进入欧盟认可的实验室检测,每种打火机检测费用高达两万美元,ISO9994检测费用也要2000多美元。

  至于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许如明表示,其他影响可能有限,主要是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的实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统计显示,按照加工贸易合同期一年、现行贷款利率估算,宁波企业将增加数千万元人民币的经营成本。

  义乌市烟具行业协会会长、信泰打火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武民7月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策对义乌打火机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我们这里主要做打火机贸易这一块,但就是贸易,义乌的量也很小”。

  “麻木”的背后

  打火机行业的“麻木”显然是有缘由的。

  平安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孙方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出口新政,打火机企业之所以表现得麻木,“一方面有企业信息接受能力弱的因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打火机企业普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

  她说,相对于纺织品,打火机产业的体量更小,掉头容易,很多都是家庭式作坊。大量的中小企业充斥整个行业,直接导致最激烈的竞争。并且,因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打火机企业表现出各种先于政策的自发转变,譬如“打造自主品牌,掉头国内市场”——这其中行政命令的因素很小,更多的是市场在主导。

  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工贸易政策的出台,初衷之一在于东部地区加快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城市的梯度转移。“其实就打火机这块来说,产业转移早就开始了。”

  资料显示,由于利润较低,宁波所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比重不断下降,而地处中部的河南夏邑县会亭镇利用难得的机遇,短短几年就把一次性打火机的规模做到全国数一数二。

  政策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孙方红表示,新加工贸易政策的出台,也许会加速产业升级,“毕竟进口下来了,就需要提高进口替代品的产量、性能、附加值”。

  对于此次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联合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调整的思路与

出口退税调整一脉相承,都把调控重点放在“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纠纷的产业,如纺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行业,因此这次政策的调整将进一步淘汰那些生产效率低下、规模小且产品经济附加值低的企业,对于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整合有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规模较大、生产产品具备较高经济附加值的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影响甚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进出口走势会和调控意愿背道而驰,越想紧缩出口,政策越严厉,出口增速就越快。”

  他建议,政策要考虑到短期效果和中长期效果,“不能看到顺差一时降不下来,就加大力度,也要考虑到企业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增强政策的可预见性,避免短期调控伤害长期发展的微观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