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能减排当行市场化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 01:14 《财经》杂志网络版

  如果限制国内价格上浮使其不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程度,就不能指望国际油价的上涨能帮助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

  汪涛

  【网络稿专栏】近期以来,国际油价一路劲升,近日纽约轻质原油突破去年创下的纪录达到每桶78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增长依旧强劲,似乎并没有受到油价高企的影响。中国二季度GDP增长更是高达11.9%。

  随着高耗能行业的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工作就在油价频频走高的时候似乎变得越来越艰巨。今年5月,国务院制定和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6月,国务院正式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理亲自担任组长。在政府的极大努力下,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办近日发布《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但是,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3.64%。

  照理来说,能源价格节节高升应该是非常有利于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的。按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能源价格的上升会抑制对能源的需求,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近几年来,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不断被人质疑。有人以本次油价上涨没有引起经济衰退甚至减缓为证,指出油价、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弱化甚至不存在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价格对需求是有很大影响的。而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得以在高油价的环境中高速增长,是与世界经济的石油密集性的降低,以及全球流动性的充裕等密切相关的。

  能源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在BP集团的世界能源统计评估中得到了充分的映证。近几年,国际

石油价格是主要能源中上升最快的,石油消费相应的也是增长最慢的。与此相反,涨价相对最少的煤炭,则经历了消费的大幅增长,包括在中国以外的国家。2006年,
国际油价
达到了平均每桶65美元的高位,而这一年全球石油消费只比2005年增长了0.7%,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更是降低了0.9%,是1983年以来的最大幅降。这有力地表明,市场机制是正常运行的。

  再举一例,温室气体排放。2006年,由于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也由于2006年后期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中炭素价格的狂跌,欧洲一些国家尤其是英国大量用煤替代天然气发电以及做其他用途。结果,在极其关注气候变化并且努力降低碳排放的一些西欧国家,恰恰碳排放由于煤炭使用的增加而增加了。

  相反,在被世界舆论广泛批评不重视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的美国,由于天然气价格的相对降低,使得煤炭消费减少,结果是美国2006年碳排放的降低。这说明 光有决心和雄辩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市场信号,要让价格信号被传送给终端消费者。

  中国的石油消费显得与众不同。在2006年各主要石油消费国消费减缓甚至降低的背景下,中国增长了6%以上。这当然主要反映了

中国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与其他石油消费国的不同。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是高耗能工业的必然发展和高耗能产品消费的增加。其他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一过程,无可厚非。然而,也不能忽视的事实是,中国能源价格,包括油价,并没有国际上涨得那么多。能源的相对便宜,必然会增加高耗能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的吸引力。

  政府也许有它的充足理由去控制国内能源价格的上涨,各国政府都基于各自的考虑在不同时期有过这类的做法。只不过,如果限制国内价格上浮使其不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程度,就不能指望国际油价的上涨能帮助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

  有一条基本的规律,那就是,必须充分让市场和价格发挥作用;必须增加耗能和排放的成本,才能使得企业有动力去节能减排。不然,在目前限制涨价的措施频频出台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的目标又多了一层难度。-

  作者为美洲银行大中华区经济与策略研究主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