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松茸丰年遭遇价格滑铁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 09:58 国际商报

  ■新闻提示:在云南农产品出口中,松茸绝对具有不小的话语权,今年适逢松茸生长大年,松茸丰收,农牧民收入却不升反降。行业发展症结显现、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二次污染拖垮出口价,这些因素的集中爆发使松茸行业今年发展面临困境。云南松茸要想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企业改变运营方式,不能仅靠数量取胜,而是靠质量和技术。

  “云南省松茸的产量占我国松茸总产量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75%,同时也占日本松茸进口量的75%。”这三个75%足以凸显云南松茸在世界松茸消费市场的重要地位,但是云南省松茸协会秘书长黄小戈却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今年适逢松茸生长大年,云南省松茸产量将达到1500吨,比去年增加约100吨,但今年农牧民的人均收入却将比去年下降150元。“香格里拉地区的农牧民年平均收入为1600元,其中松茸产品的收入就达300元,可是今年这些农牧民的松茸收入只有150元左右,有的甚至可能连150元都保不住。”松茸丰收年,农牧民的收入却为何不升反降?

  “往年云南松茸单品出口创汇就达5000多万美元,而今年预计只能达到3000多万美元。”黄小戈告诉记者,正是行业发展症结显现、国际环境变化影响、二次污染等问题导致松茸出口价格下滑,丰年收入不丰。

  而从长期来看,这是行业多年发展的症结所致。“松茸行业十几年的发展症结,今年到了爆发点。”黄小戈说。目前,松茸行业存在经营手段有待改进、技术装备薄弱、深加工能力差、包装落后等问题,因此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时应变能力差。据记者了解,由于我国松茸主要出口日本市场,并且出口产品都为鲜品,市场单一造成行业的脆弱性。去年黑龙江出口的松茸在日本被检测出农残超标,致使日本对我国松茸产品实施强制检查。由于我国出口到日本的都为松茸鲜品,要通过检查需要先放置两天,松茸品质下降。另外,长达两天的仓储费也增加了国内出口商的成本负担,这使我国松茸产品出口价格下跌。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产品造成不利影响。据黄小戈介绍,近一个月来,日本媒体不断报道中国食品在日本及其他国家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本消费者对我国食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导致我国松茸产品对日本的出口处于疲软状态。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二次污染。今年云南鲜松茸出口至日本时,被检测出农残超标,引发松茸价格的下跌。相关部门经过调查,农残超标并非松茸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而是二次污染所致。据了解,松茸是天然产品,如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会使松茸大幅减产甚至不产,当地农牧民也深知这一情况。但是农牧民缺乏相关知识,用装过农药的塑料袋,盛装采集来的鲜松茸导致二次污染。“被动超标”事件,使云南松茸出口价格大幅下挫。如今,云南省松茸协会针对这一情况在一些产区免费向农户发放包装袋和宣传手册,向农户讲解使用装过农药的塑料袋的危害。

  黄小戈表示,去年6月,日本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对松茸的农残、重金属和细菌含量等指标都提出更高要求,检测项目从原来的51项提高到了295项。云南松茸出口集中在单一的日本市场,经不起波动,因此,市场多元化是未来行业发展关注的方向。据了解,松茸在日本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市场地位,因此全世界的松茸100%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往也将绝大部分松茸出口到日本。可是近年来韩国国内也出现了松茸消费,松茸作为健康食品,已经逐步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国内企业和农户也应加强国内市场的培育。

  另外,种植松茸的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多关注、引导松茸产业的发展,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购买检测仪器和设备,完成检测体系,确保松茸的出口质量。要想在国际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不是靠投机取巧或是数量取胜,而是靠质量和技术,产业需要转型,改变运营方式。如果发展二次深加工,将使产品更易储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增强。

本报记者 刘旭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