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存在通胀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1日 09:54 国际商报

  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汤莉报道 “即使现在没有过热,但按目前的增长势头,过热很快就会发生。”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宋国青近日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已呈现通胀上升趋势。

  在该报告会上,由北大经济研究中心、花旗集团、国家信息中心等14家研究机构发出的联合预测———“朗润预测”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11.8%(加权平均值,下同),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将比去年同期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7.2%,出口增长25.1%,进口增长18.2%。

  今年上半年,

中国经济增长达到11.5%,创下12年来新高,而6月份CPI4.4%的增幅也刷新了32个月以来的纪录。同时,今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品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单月增长19.4%,达到近12年来的最高增速。宋国青认为,第二季度尤其6月份的实际生产水平增长率已远超过潜在生产能力可想象的增长率。一个与GDP密切相关的指标如果继续快速增长,GDP增速高企将在所难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目前实际负利率产生“通货膨胀加速机制”。宋国青认为,由于目前利率涨幅赶不上CPI涨幅,导致实际负利率状态刺激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等其他经济指标扩张,进一步加速通货膨胀的形成。他认为目前我国处在通货膨胀前期,即生产变化在先,通胀变化滞后。“短期看,通胀仍有上升倾向。”不过,宋国青同时表示,中国经济偏热情况还并不严重,经济增速只超出潜在生产能力1至2个百分点,“与以往经济过热动辄5个百分点的幅度相比,目前经济总体表现还比较好。”

  虽然相关负责人对于二季度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再次提速分别发表乐观表态,称目前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合理增长轨道。但早前,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中国将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稳定供应。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