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哪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11:07 解放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宇 安蓓 何雨欣

    中国人民银行30日晚间宣布,从8月1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我国第6次、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央行将再次深度冻结银行近千亿元资金。

  央行30日晚间表示,此举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流动性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容易导致中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
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二季度特别是六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茂生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加息之后不久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还是希望通过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抑制流动性过剩。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GDP在二季度达到近年来罕见的11.9%的高增速,上半年增速则达到11.5%。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4.4%,连续4个月达到或超过3%,而我国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3%。与此同时,我国上半年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助推外汇储备余额在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速带来流动性过剩结果。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面对的突出问题。短短三个月之内,央行三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于不久前运用加息、减征利息税手段打出宏观调控组合拳,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很明显地暴露出了我国经济存在的两个问题:银行贷款增速过快以及流动性偏多。央行在继加息和降低利息税后,继续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银行可用资金,控制银行贷款增速。

  央行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2.54万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实际新增贷款额的八成。如今,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标准已逼近10年来历史高点。这不仅显示货币政策紧缩流动性再度发力,同时也意味着央行执行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日渐发挥累积效力。(据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专家表示,从二季度特别是六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在加息之后不久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还是希望通过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抑制流动性过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