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金融衍生品避险:银行和企业均须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03:22 第一财经日报

  张喆

  通过金融衍生品规避汇率风险,在国际外汇市场已非常普遍。人民币汇率浮动机制已实行两年,但这一避险方式在中国出口企业中的认知和使用度仍很低。

  《第一财经日报》的调查结果显示,近百家受访企业中,有74家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这74家中,近70%给出的理由是“不太了解此类工具”,21%认为使用此类工具“成本太高”。

  而使用金融工具避险的25家企业中,分别有70%和14%的企业开展了远期结售汇和货币掉期。实际上,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可供选择的避险工具主要是这两种。

  远期结售汇乍热又冷

  远期结售汇是最基础的金融避险工具,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约定未来结算或出售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

汇率,到期时按协议办理结售汇业务。该业务涉及的币种包括美元、港币、欧元、日元等,期限从7天、20天到1个月、2个月、3个月乃至12个月不等。

  由于人民币一直保持小幅升值,商业银行的远期结售汇报价也较保守,企业做远期结售汇付出的成本,往往和承受

人民币升值的成本接近,有时候做远期结售汇反倒会亏损,因此该业务交易量一直不大。

  本报的调查也显示,成本太高是企业方面选择不做远期结售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家受访企业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做远期结售汇业务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誉,经济上的直接利益并不高。

  今年以来,上述现象一度得到改观。由于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企业的避险意识似乎被“激活”。多家银行的外汇交易员表示,今年前几个月远期结汇业务量大幅增加。然而“红火”了不到半年,情况又发生了逆转。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下,远期结汇业务大量增加,远远超过远期售汇,银行远期报价一路走低,一度升温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又陷入了冷清。

  少量“两头在外”企业

  选择货币掉期

  货币掉期指的是买卖双方在一段时间内用一种货币跟另一种货币交换,然后再交换,是一个“交换、再交换”的过程。企业和银行在交易近端交换两种货币,按另一种汇率在指定日期再进行交换。实际上,货币掉期相当于一笔即期交易再加上一笔方向相反的远期交易。

  据银行人士介绍,选择货币掉期规避汇率风险的企业也很少,一小部分加工贸易类“两头在外”的企业可能会选择该方式,比如一家企业进口原料支付货款需用美元,需向银行买入美元卖出人民币,几个月后出口产品、收到美元货款,则要向银行卖出美元买进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汇率风险,可选择货币掉期。

  广州市商业银行国际部一位交易人员称,货币掉期一般多见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很少开展,而且和远期结售汇一样,其交易活跃程度也受到银行报价的影响,如果即期报价和远期报价间价差过大,超出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企业出于逐利考虑,同样望而却步。

  多种避险产品可选

  据一位中资银行人士介绍,部分企业还会选择外汇期权业务来规避风险。外汇期权是期权买方在向期权卖方支付相应期权费后获得的一项权利——期权买方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约定的到期日,按双方事先约定的汇率和金额,与期权卖方买卖约定的货币,同时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合约。

  比如一家企业手中持有人民币,两个月后要用美元支付货款,为防止汇率风险,可向银行买入“买美元卖人民币,期限两个月,约定汇率为7.4500”的欧式期权,如果两个月后人民币对

美元汇率为7.4000,在即期市场上买入美元更便宜,该企业可选择不执行期权。这种避险方式所承担的成本为期权费。

  中外资银行现已陆续开发出各种组合式金融产品,增加了企业的选择空间。针对出口企业利用远期结售汇避险成本过高的现状,一家外资银行推出结构性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产品。还有一些银行将贸易融资和远期结售汇、货币掉期等方式结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具体方案。

  企业须检讨避险意识

  “现在我们的避险业务做得很少,企业主要还是通过合同条款规定来规避汇率风险。”上述广州市商业银行人士称,选择余地小、银行报价能力不强,都令避险衍生品市场不活跃。

  从企业方面看,一些中小企业外汇知识欠缺,管理能力不足,尚未建立起控制汇率风险的意识。一家受访企业表示,他们更多的是通过调整出口价格的方式来避险的,“汇率在变,当然价格也会根据出口产品数量多少而变。”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诸多影响出口的因素中,人民币升值所占比重为36%。61%的受访企业表示可以承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以下。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仅有8%的企业表示将来会使用金融工具避险,大部分企业表示仍将采用改变贸易结算的方式,包括尽快结汇、提前收汇和预收货款。

  今年5月,人民币升值一度提速,一位银行人士称该行部分客户因此叫苦连天。令人担忧的是,市场预期显示,12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5%并不是没有可能,一旦出现更大幅度的汇率双边波动,习惯了温和升值的出口企业,大概要检讨自己的避险意识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