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际米价创下近10年新高 国内呈现稳重趋增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日前表示,大米的国际市场价格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不过数据显示,国内米价暂未受到明显影响,总体呈现稳重趋增态势。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行情显示,上周四,泰国大米出口价格稳居高位,市场交易依然清淡。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每吨341-343美元,曼谷FOB价;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335-336美元,100%蒸谷米报价为每吨339-340美元。

  周四,越南大米价格保持不变。出口商积极收购大米,国内需求强劲,支持了大米价格。目前许多出口商正在准备装运大量大米,所以尽管农户继续收割稻谷,国内价格仍保持不变。越南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305-308美元,胡志明市FOB价;破碎率25%大米报价为每吨290-292美元。

  与国际米价稳居高位相比,我国国内米价总体呈现稳中趋增态势。中旬,我国稻米市场价格有所波动。东北地区稻米价格稳定稍有走弱,南方粳稻波动较大,有所上涨;南方籼稻稳中略涨,新稻高开略微高走。

  在东北地区,黑龙江剩余水稻数量不多,吉林相对充足。收购也相对平淡,外销数量减少,价格稳中稍走弱。

  在南方粳稻产区,前期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原粮库存趋紧,汛期阶段,特别是江淮地区持续降雨,内涝水灾较重,上市量变化较大,行情波动也较大,部分地区大幅上涨,但一些地区受天气影响,粳稻米不易保管,购买量减少,价格有所回落。

  在南方,早稻生产形势良好。今年南方早稻收购价格高开,产区收购价格高出上年同期2-4元,部分销区高出成3-6元。除遭遇水灾较重的地区外,其他地区近期大米价格稳中稍弱,主要是天气渐热,居民消费下降。

  后市稻米市场总体仍呈稳中趋升态势,利多因素强于利空因素,但新稻集中上市,收购市场与销售市场可能有所差异,稻谷收购走强,大米销售走弱。张娟娟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