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深圳依然在改革开放最前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2日 06:3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杨兴云 程晓蓓 深圳报道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深圳一直是一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城市,从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深圳速度”,到社会经济体制机制转型、变革的“深圳模式”,都曾经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来诸多启示。 然而,曾几何时,由于中国经济整体改革的大幅推进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深圳经济特区这一金字招牌,似乎正在失去靓丽的色彩。那么,特区真的不再“特”了吗?未来深圳还可能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新的思路,创造更多的“模式”吗? 张思平,深圳市副市长,曾任广东省体改委主任。担任深圳市副市长后,他一直分管改革及国企、工业等领域。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张思平坚信,深圳依然处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深圳还是试验田 经济观察报:一个关于经济特区的看法是,在中央决定设立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综合改革试验区,并在成渝试点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以后,特区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使命,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张思平:我不同意已完成历史使命这个看法。关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这些年来,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深圳经济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不变,中央对深圳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 至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问题,深圳前几年也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温家宝总理在深圳视察时曾经明确指出,经济特区是金字招牌,其含金量要远远超过其他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综合改革试验区能够进行先行先试的改革,深圳也可以试验,并且步子还可以更大一些。 实际上,深圳这些年在经济法制、行政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方面都在加大力度,强力推进,继续发挥着试验田的作用,并且注意学习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圳与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三地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有各种定期的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 打造深圳国企品牌 经济观察报:深圳国企改革的情况如何,国企在深圳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 张思平:2006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43亿元,创出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22.7%,比市国资委成立前增长53.6%。机场、燃气、水务等一批企业集团的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同行业的前十位。与京、津、沪、渝、穗五城市相比,市属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户均利润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居第一、二、三位。市属国有企业以较小的资产规模创造了最好的经济效益,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这充分体现了效益深圳的要求。 2007年,我们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力度,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二是积极推进董事会试点和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三是强化资本运作,促进国有资本快速增值;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监督工作,营造有利于国企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此外,深圳国企还要提高三种能力:一是提高服务大局能力。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轨道交通、港口、机场、公交快速干线、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特区外公交、水务等重要资源整合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领头羊。二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市国资委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推进国有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三是提高“走出去”能力。要大力拓展市场,扩大发展空间,加大对优质资源的开发、并购、重组力度,加快资本扩张、资金吸纳、效益裂变的步伐,努力走出国有资本“低成本扩张,高效益发展”的新路,打造深圳市国有企业品牌。 港穗深是合作分工关系 经济观察报:包括香港、广州、深圳在内,珠三角几乎所有滨海城市都有宏大的发展航运中心的规划,尤其是作为龙头的港、穗、深三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香港航运界人士甚至担心深圳新建的大铲湾港区一旦投入使用,将会危及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您怎么看? 张思平:珠三角港口群当中,香港、深圳、广州之间主要是合作分工关系。 我认为,珠三角是世界的加工工厂,提供了大量的集装箱货运的货源,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5000亿至6000亿美元,所以在这个地区几个城市的港口发展应该说都是非常有前景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优势,这些港口可能又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构成我们华南地区港口群这样一个大的趋势。 在未来的趋势中,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虽然说香港集装箱增长幅度可能没有深圳、广州快,但是香港所具有的发展转口、发展港口高端产业的优势仍然存在,所以我认为,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深圳港口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深圳港今年将超过2000万标箱,居全世界第四,并且每年都在建一两个现代化港口。今年年底,我们大铲湾正式开港,西部港口发展的航道也已经可以通航。所以深圳和香港相比,具有成本低,离货运地近等很多优势。 广州南沙港从前年开港以来发展也很快,增长速度高于香港、深圳。随着南沙港的发展,我们深圳的西部港口和南沙的港口将会形成一个相互分工、相互合作的新格局。未来南沙港可能在内贸集装箱航运方面具有它的优势,但是我们深圳西部的港口在外贸、国际航线、管理、经营、技术方面应该说目前还有明显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香港、深圳、广州的港口都会得到比较好、比较快的发展。 高端服务业是新火车头 经济观察报:深圳刚刚举办了首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为什么会考虑做这样一个活动? 张思平: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市已经形成了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等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物流构架体系。深圳港由十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港,深圳机场客运量在全国排名第四位,货运量进入世界机场货运50强。 此外,深圳还有亚洲最大的公路口岸——皇岗口岸,日均通过货运车辆超过两万辆次。随着深圳至内地海铁联运“五定”班列的相继开通,深圳物流腹地更加广阔。 我们这次举办物博会的宗旨是国际化、专业化,将来逐步向市场化发展。目的就是促进深圳市物流业进一步发展,提升深圳物流业在华南地区、亚洲地区的地位。所以这次物博会的展览主要呈现专业性的特点,我们组织了一大批深圳以及国内外物流企业来参展,同时也组织了上万家生产制造企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来参展。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参展促进我们物流产业和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产业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加大深圳市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 在我看来,深圳市举办物博会的优势在全国来讲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深圳是一个物流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据我了解,深圳物流业在GDP中的比重在所有城市中最高,并且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大的物流企业。除了港口、机场这些以外,深圳市还涌现出一批在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非常优秀的企业。深圳市第三方物流供应管理方面在全国是最优秀的。顺风快递在全国居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邮政。也有一大批国外的物流企业。 而且,我们有成功举办高交会、文博会的经验,我相信凭借物流业高度发达、物流在亚太地区重要作用以及会展的发展优势,我们将把物博会办得更好。 要做国际物流枢纽 经济观察报:物流业在未来深圳经济中如何定位?在这方面深圳有什么样的目标? 张思平:深圳市对物流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市就把发展物流同高科技、金融、文化列入深圳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物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圳市2006年物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比重9.56%,比2005年上升了0.11个百分点,在支柱产业中排名第二位。除了高新技术产业占GDP将近30%左右,第二个产业就是物流业。 市政府一直重视深圳物流业的发展,今年年初,深圳市政府发布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旗帜鲜明地把努力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高端服务业作为深圳经济新的“火车头”。 今年年初,我们还出台了关于鼓励港口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市政府名义举办物博会,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深圳市物流业发展,提升深圳物流在亚太地区、珠三角地区的竞争力,推动深圳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将深圳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供应链服务基地和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实现“展会吸纳五洲,物流连通世界”的目标。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