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审计管窥(07-7-19)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 19:43 审计署网站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从中央到地方虽没有正式文件和统一标准,但实际早已存在于党政领导干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几乎占了政府运行成本的一半以上。通过近几年来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深入的了解情况,笔者现就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现状,负面影响作一简要分析,意图在于引起对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审计关注和重视,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现状职务消费,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层面上,其表现形式及特点可用“宽、滥、特、弱”四个字概括。一谓“宽”,指职务消费的范围宽,监督管理难度大。例如个人通讯工具购置费、通话费、差旅费、公车及车修车燃费、业务招待费、交际应酬费、参观考察费等等。如通讯工具费,审计时我们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统一和配套的规定,各级纪委、监察虽作了一些规定,但时效性、操作性不强,在审计定性上还存在一定难度。二谓“滥”,指为满足职务消费需要,违反财经法规滥支滥报。由于当前对职务消费的含义、种类、范围、标准等基本问题研究不够,一些部门“职务消费”的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民间有名顺口溜:“职务消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审计表明:超范围报销和用虚假发票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的问题十分突出。这种情况,既在“小金库”账中发现过,也在会计核算中心核销的凭证中发现过。特别是后者,笔者认为是一种“公家”认可的虚假行为,会计责任究竟怎样划分,给审计监督造成很大的困难。例如:在2001年审计某乡原党委书记将争取的专项资金放在账外单独核算问题时,由他个人直接经手支出的烟、酒、生活费近5万元,报销个人不应报销的费用6千元。三谓“特”,即在基层领导干部层面上的职务消费,大多发生在一二把手身上,往往是出去一摞票子,回来一把条子,车修车燃、请客吃饭、联络感情开支,在行为主体上极具特殊性。一些地方、部门权力过分集中在“一把手”身上,上级对其鞭长莫及,监督不了;同级怕得罪人,不愿监督;下级怕穿“小鞋”,不敢监督,实际上出现了监督“死角”,导致职务消费向权力消费异化。比如我县机构改革某乡合并时,经我局审计,该乡两年财政收入199万元,而乡政府两年车修车燃费达29万元。这里面的真伪只有书记、乡长和司机清楚。四谓“弱”,即监督管理弱化。领导行政时心中没有成本观念,公务成本普遍存在“搭便车”的现象,打“擦边球”问题还存在基本认可的空间。基层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究竟一年能开支多少无规定,公私界限模糊,监督制度不配套、不具体,审计定性无依据等原因,使得被审计单位和人员不愿接受监督,审计机关难以监督。二、基层职务消费管理不规范存在的负面效应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管理不规范存在问题的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在基层干部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行政成本。职务消费不规范,本来应由私人负担的费用全部由公家“买单”,必然造成盲目攀比行为,大幅度提高行政成本,影响了地方、部门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容易滋生腐败。在贫困的山区县,要巩固好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配套改革成果,切实把党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进一步规范管理基层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二是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和政府的外在形象是由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和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如果基层领导干部热衷于高档职务消费,拿着手机指挥,坐着豪华车检查,成天泡在饭馆酒桌上,本身就与群众的心理上产生了隔膜,怎能和群众打成一片。“一支烟半斤油,一顿饭两头牛,屁股底下一栋楼”,正是群众对高档职务消费不满的真实写照。三是疏远了基层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的关系。职务消费在机关,有职务才能消费,没有职务的无资格消费。如确属工作需要,一般职工通情达理,予以支持。如果超出工作需要和脱离单位支付能力的高档消费,必然会造成一般干部的心理失衡。四是消耗了巨额国家财富。由于管理不规范,职务消费成了一个大“灰箱”,假公济私、铺乡浪费大量消耗着国家财富。当前这种职务消费急剧膨胀、过多过滥的现象如不加以遏制和规范,必然造成透支财政,挤占专项资金,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进一步强化基层党政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审计的建议基层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针对问题和危害,我们从必须从“建、管、处、常”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职务消费方面的审计,解决存在的问题,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减少负面影响,使职务消费真正成为为群众办事,为老百姓谋利的消费行为。建,就是要围绕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主要方面,如交通、通讯、应酬、学习考察等建章立制,推行政府预算和货币化改革,核定范围、类别和标准。规章制度要体现既要适应社会的进步发展,又考虑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配套性,不搞“一刀切”。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关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提高效果。管,就是单位既要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关监督部门也要形成合力,加强对职务消费的管理。本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要严格坚持内部控制制度,真实、合法、合理的记载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财政部门要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进行定期检查;审计部门要对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进行审计;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职务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干部不予提拨重用。处,就是对领导干部借职务消费之名,行以权谋私之实或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干部按法纪、党纪、政纪条规予以严肃处理。在这一点上,既要有处理规定,又要予以坚决执行。常,就是对规范干部职务消费的行为常抓不懈,审计等监督工作要经常化。基层单位应按照法制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适合机关特点的日常工作制度,如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绩效挂钩制、消费公示制,防止和克服职务消费腐败行为,努力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作者:湖北省鹤峰县审计局 刘湘耀)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

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