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浙江商人垂涎重庆商机 投资亿元尝鲜土地入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 13:13 新闻晚报
据广州日报报道 7月初,重庆在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公司。敏感的浙商“嗅”到了商机,据有关人士透露,到今年7月份,在渝的浙商已斥资1亿元组建专门投资公司,要尝鲜“农民土地入股”。 由来:麒麟村迈出最早一步 重庆此番新政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在允许农民土地入股的新政出台之前,距重庆市区约100公里的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已经开始了农地入股的试验。 在麒麟村,入股的农民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农村集体成员,也是公司股东。同时,他们还在公司工作,像城里人一样,领取一份应得的工资收入。 “成立公司,完全是形势逼出来的。”43岁的余安全告诉记者。余安全是宗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是麒麟村村委会主任。 余安全是麒麟村少有的富户,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余安全就走南闯北,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1998年,余安全回到村里,先是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试种枇杷。而后逐渐扩大规模,转租了村民的几十亩土地,并带动了其他村民也开始种果树。由于一家独户的种植方式难成规模,水果的质量也难以标准化,不得不改变过去“零敲碎打”式的生产经营模式。 为解决种植的用地问题,“拿土地当股份”的构想开始出现。 “土地入股是新鲜事务,搞不好会带来隐患。为了防范风险,我们最终决定在508户的514亩土地上进行试验。”石堰镇党委书记杨通胜说。 扩大:模式被复制到其他 在杨通胜看来,当前麒麟村的试点效果明显。宗胜公司对土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恒河公司提供技术培训与技术支持。6万株柑橘苗成功种植下去后,成活率接近100%。 根据估算,等到柑橘挂果的季节,每亩土地每年的产值将达到4000元,除去成本,每亩地的收入有2000元以上。如果像过去那样,每亩地每年的收益只有250元左右。杨通胜介绍说,麒麟村当前的发展模式开始被复制到石堰镇其他村庄。据介绍,雨台村和兴隆村一共拿出500亩地做试点,而麒麟村的试点规模也已经扩大。 7月1日,重庆市工商局出台了城乡统筹改革的50条具体措施。随着工商局文件的出台并实施,农地入股名正言顺,这种原本模糊的土地流转形式亦从此得到政府支持。 在农地入股方面率先吃螃蟹的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还希望走得更远。石堰镇党委书记杨通胜希望,在保证耕地面积总量和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把全村3880多亩耕地聚拢起来,使土地发挥最大的产能。他们还计划统一修盖楼房、超市、卫生所、幼儿园,过着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统一修盖楼房的好处在于:如果将现在分散在全村30多个居民点的1320户人家集中居住,换出来的宅基地至少有2000多亩,这对于刚刚明白“土地也能生钱”这个道理的村民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将来换出来的宅基地用来做什么?它的答案还模糊不清。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试水:浙商1亿办投资公司 敏感的浙江商人已经“嗅”到了商机。重庆市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向东对记者透露,在渝的浙商已斥资1亿元组建专门投资公司,要尝鲜“农民土地入股”,在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建立3000亩食品工业园区。 郭向东称,该园区将尝试农民以土地入股企业的试验,利用浙商的资本和资源,让农民一方面凭着土地成为园区的股东,又通过就业成为园区的员工。他说,该合作项目选择了九龙坡白市驿镇的一个村,计划在那里建立一个食品加工基地,实行农民以土地入股,并招聘农民作为员工,当地农民既可以做股东,也可以做工人。 “除此之外,投资公司还将发展第三产业,以及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等方面的项目。”郭向东说。 -专家观点 丧失承包经营权风险无法回避 农地入股的试验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无法回避。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曹兴权博士告诉记者,“入股”是投资行为,肯定存在风险。 曹兴权分析,从村民入股的那一天起,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已经转让了,就已经和公司一道承担风险。如果公司经营不善,农民想退股怎么办?但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不能退只能转让。如果公司倒闭,按照《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必须用现行所有财产清偿所有债务。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股东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永远地失去了。 一些地方正在往这些以农地入股成立的公司派遣“财务总监”,以期加强监管。杨通胜很清楚,万一公司经营不善或者破产,最后还是得由政府埋单。 长期研究农村土地问题的曹兴权博士还担心,农村土地流转可能造成一些土地性质发生转变,农业用地最终却变成了建设用地。“尤其在接近城市边缘的地区,这个风险肯定存在。” 作者: □曾向荣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