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球反倾销:立案略增 最终实施减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09:56 国际商报

  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汤莉报道 记者从WTO反倾销委员会近日发布的半年度报告中获悉,2006年下半年,19个WTO成员新增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103起,同比略有增加,其中有66起对外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数量持续下降。同期,中国仍是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

  统计显示,2006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共36起,2005年同期为33起。印尼为第二大受害国,其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7起。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位居第三,遭受反倾销立案各为6起。

  同时,中国出口产品也是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最为频繁的,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22起,与2005年同期数据持平。印尼位居第二,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7起。印度排列第三,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6起。中国台湾、韩国、泰国、美国各遭受4起,日本3起,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保加利亚、欧盟、塞尔维亚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数均少于3起。

  从产品类别来看,遭受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产品为

化工产品(25起),其次为纸浆及纸制品(16起)和贱金属(16起)。在25起针对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欧盟立案8起,中国和印度立案各7起,土耳其2起,埃及1起。同期,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最频繁的产品为
纺织品
,66起最终反倾销措施中的14起是针对纺织品实施的。塑料制品位居第二,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13起。贱金属及机械产品排列第三,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8起。在针对纺织品的14起反倾销措施中,印度实施7起、韩国3起、中国2起、中国台湾和秘鲁各1起。

  报告显示,欧盟为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共17起;其次为印度和阿根廷,各有12起和10起,中国为7起。与2005年同期相比,印度、阿根廷和中国在2006年下半年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均有所下降,而欧盟、巴西、马来西亚则相应增加。在新增的103起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中,27起为发展中成员发起;在实施的66起最终反倾销措施中,有17起为发展中成员所实施。2005年同期,发展中成员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及实施的最终反倾销措施数分别为23起和26起。

  在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的成员中,土耳其实施的最终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10起),较2005年同期增加了一倍。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9起,2005年同期为6起。其次为印度(8起)、欧盟和韩国(各7起)、埃及(5起)。与2005年同期相比,印度和欧盟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数有所下降,而韩国和埃及则有所上升。2006年下半年,南非、阿根廷、以色列、美国、

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和秘鲁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数均低于5起。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