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城市群+两型社会:长株潭城市群竞逐综改试验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7日 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
长沙、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陈善哲 王世玲 湖南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加快了申请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步伐。 自2006年6月,湖南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正式递交了关于在长株潭地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请,从此加入众多城市对综改试验区的竞争之中。 在申报综改试验区的过程中,长株潭没有动摇过对“城市群”这一主题的坚持。作为内陆省份最早自觉进行区域协作的城市群,这也是长株潭最大的资本。 近日,本报记者从权威部门得到消息,长株潭的最终方案将以“城市群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区”为主题。所谓“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据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对本报透露,长株潭的两型社会定位,抓住了中央强调科学发展的精神,也符合综改试点解决全局性体制问题的初衷。同时,长株潭在“节约型社会”方面已开展了一些赋有成效的先行实验,为其继续在该领域探索,奠定了基础。 目前该申请方案已基本通过了国家发改委高层肯定,进入了正式审批环节中。 城市群和两型社会 今年6月份,成都和重庆幸运地加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资格。虽然长株潭此次落选,但是有湖南省政府官员表示,长株潭城市群获选综改试验区的希望“依然很大”。 在长株潭加入综改试验区的竞逐后,湖南省显然加大了对长株潭一体化的推进力度。 就在公布消息的2006年6月,湖南省召开了第一届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三地的书记、市长共同签署了<长株潭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就四个方面达成了十四点共识,并且审议通过了<长株潭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签署了<长株潭工业合作协议>、<长株潭科技合作协议>、<长株潭环保合作协议>。 2006年8月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前往长株潭调研综合配套改革一事。孔泾源先后考察了长株潭三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走访了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参观了湘江生态经济带,并详细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情况。 考察后,孔泾源对长株潭的评价是:长株潭城市群特色相当鲜明,区域规划先行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思路清楚,目标明确,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符合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精神。 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研究会会长张萍说,长株潭综改试验区申请得到了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的高度重视,2007年以来,湖南省主要领导对长株潭一体化的关心明显增加,由省领导召开的关于长株潭一体化的会议也越发密集。 知情人士透露,湖南省委省政府原本计划在近期出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政策文件。但“现在这个文件暂时不出台,因为等到国家批准长株潭综改试验区的资格后,再出台可能更有针对性”。 长株潭试点的三大价值 在申综改试验区试点的跑道上,每个参与竞争的城市都必须回答两个问题:改什么?怎么改? 从逻辑上说,改什么是怎么改的先决条件。只有明确了改什么,才能确定具体的改革步骤。 国家发改委官员对外的表态是,综改试验区所试验的内容必须是“破局性”的和“全国性”的。根据张萍的说法,综改区必须解决的是“国家级的课题”。 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出信号,从成都、重庆开始,综改试验区必须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入点。另一热门城市武汉先后选择了“民营经济”、“科技创新”、“行政管理”、“武汉新区”以及“武汉城市圈”的概念。武汉的坎坷路径表明,一个恰当的主题将决定综改试验区申报的结果。 根据本报记者对湖南官员和学者的采访,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思路,至少瞄准了当下困扰中国的三大结构性难题。 一是城市群的协调机制。 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行政区经济”成为最大的阻力。由于地方政府深度介入经济活动,生产要素在跨行政区划流动时明显会受到权力的阻隔。典型表现就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方政府会进行相同的产业布局,争夺项目。而基础设施建设则各行其是、独善其身,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长株潭在长达20年的整合过程中,也深受行政区划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出现。长株潭究竟是需要一个柔性的区域协调机构,还是通过行政区划上的合并来解决这个难题?同样的争议在国内不同的经济区内人们总是能够反复地听到。 有观察人士就认为,如果长株潭成为综改试验区,那么从逻辑上就排除了对三个城市进行行政区划合并的选项。“如果合并这么简单,就不需要长株潭的试验了。” 二是增长模式的转变。 “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两型社会的由来,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项基本国策。 张萍认为,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试验,完全符合国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确立新的增长模式的战略抉择。“如果长株潭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突破,带动整个增长方式的升级,那就是整个国家的突破,是一个国家级的贡献。” 有政府官员说,城市群本身就蕴含了“两型社会”的含义。城市群是最节约资源的方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发挥资源的集约效应。而城市群也比单个城市更节约资源,因为这意味着在基础设施、能源等方面各个城市能够做到共享。 三是符合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 中部六省不约而同地将发展重点寄希望于打造强势的城市群。中央在<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确立了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崛起”的重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将受益于国家对中部整个板块的重视。 湖南倾全力打造长株潭都市群,就是为了弥补湖南省内缺乏具有辐射能力的大都市的不足。 “长株潭完全有实力成为中部崛起的南部引擎。”张萍说。 长株潭综改路径图 对长株潭城市群来说,如何协调城市群和“两型社会”的平衡,需要高超的技巧。 张萍认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必须改善目前长株潭的区域协调机制。“体制上需要配套,必须打破行政切割的局面。” 长株潭一旦成为综改试验区,就必须确立一种新颖的区域协调机制,这也是先行先试的一个重要内容。这种机制必须基于市场化逻辑运作,自觉地抵制行政化的干预力量,三个城市在利益机制的激励下,自发地进行区域合作。 此外,知情人士认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涉及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生态补偿政策方面进行“先行先试”。 “从历史上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并不是一个符合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地区。”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长沙位于最北面的顶点,湘潭、株洲在南面分列左右,湘江由南而北穿越三市市区。长沙是主要的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聚集中心,而重化工业则主要分布在上游的湘潭、株洲两市。“上游的污染对下游影响很大。” 2006年,湖南省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分别增长1.6%和3.1%,并未实现年初制定的削减2%的目标。工业发达的长株潭,是湖南污染物排放最为密集的地区。 张萍认为,正是因为典型,才具有试验的价值。长株潭城市群必须面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典型的挑战:不同的城市携手治理流域污染,同时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业的升级。 因此,长株潭在建设“两型社会”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大致路径,一是从远期目标上,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的根本转型。二是从近期手段入手,着力改造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对重化工业进行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 “减排的关键是要实行资源有价和环境有价。”张萍认为,这需要财税政策的配套。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必须要对水、电、土地以及环境资源承担更高的价格。如果环境的价值能够量化,那么对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企业不改变,就很难立足。” 在治理污染方面,同样需要财税政策的突破。在采访中,有企业提出,政府应出台一些政策,通过低息贷款或者地方政府财政补助的方式,帮助高污染企业升级改造。这种模式在2006年株冶集团的一个污染治理的项目中已经有所体现。湖南省向国家申报了三个循环经济试点,其中两个在株洲,包括株冶集团。 湖南省编制的长株潭“十一五”规划,给长株潭城市群描绘的未来是,要打造成为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引擎、城乡一体化的支撑,充当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典范,搭建高效共享的平台以及创设宜居城市群的范例。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