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装备业重组调整思路 中央地方分线进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5日 09:3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张向东 刘伟勋 北京报道

  即便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以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付出了长达两年的努力,一个当初名为“中国重型机床集团公司”的企业仍然胎死腹中。

  这个巨无霸企业的背后是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家独霸一方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从两年前提出合并计划,在经历了多次协商和沟通之后,最终无果而返。中国装备制造业重组和整合的计划被迫再次修改。

  但装备制造行业整合的步伐还没有停止。“中国装备制造行业过于分散,整体

竞争力不强的局面必须改变,整合计划可能会不断做出调整,但是整合的决心并没有改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直接参与整合筹划的核心人士说。

  下一步,将由国资委牵头。而整合对象变为国字号企业。

  难产的整合方案

  两年前,时任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与产业分析局局长的王大用带队前往东北三省调研时发现,一些重要制造业企业所采用的关键数控机床基本上是国外产品。而当地机床行业各自为政,经营效益并不景气,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向

国家发改委和相关部门汇报沟通之后,一个整合的构想开始出现。

  最初的构想,主要是在齐重(原齐齐哈尔一机床)、齐齐哈尔二机床的基础上合并组建一个大型的机床集团。机床行业被称为装备制造业中的装备业,不仅关系到航天航空、冶金、造船、军工等基础工业,更是关系到其他相关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

  当时,国家有关部门刚刚先后下达了齐二机床和齐一机床的政策性破产项目计划。这一计划让当地为此欢欣不已。

  当地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一机床、二机床实施政策性破产将为齐市国企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示范,将给齐市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企业将卸掉内外债务25亿元,近万名离退休职工将获得基本保障,8000多名下岗职工将得到妥善安置,5000多名在岗职工将通过重组,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两企业卸掉人员、债务包袱后,会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装备工业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齐一和齐二曾经经历过多次的分分合合,但效益一直不明显,反而债务负担逐渐加重。“当时,提出把这两家企业打包,由一重来接手,”直接参与重组计划的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士说,“首先区域相近,其次他们在业务上有长期的合作,相互知根知底,重组的成本相对较小。”这个计划得到了来自黑龙江省政府部门的支持。

  但是,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一重的反对。“一重是国有企业,他们是地方企业,合并之后财政税收怎么处理?当地政府也不一定同意。我们相互的主要业务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一重集团总经理办公室姜秘书说。

  整合随后进入僵局,齐一、齐二的有关人士除了一次探寻合并消息与一重接触之外,接下来双方“已经基本都是关于业务生意上的事情了”。最初的重组计划宣告搁浅。

  离谱的跨区域合并

  一年之后,重组的目光盯上了远在山东的济南二机床集团和华中的机床老大武重。

  国开行和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的目标更为明确,建立一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机床集团。“中国重型机床集团”的名号由此确立。国家开发银行甚至决定为此次重组,专门拿出几十个亿的重组资金,用于解决四个企业体制梳理和机构合并。

  “曾经提过这个事情,但是武重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思路,”事隔近两年之后,武重集团办公室吴主任说,“当时只是提了提,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武汉市地方企业,其前身是“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武汉重型机床厂,该厂是中国制造数控重型和超重型机床的大型骨干企业。

  济南二机床也同时表达了同样的态度。“这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想要自己发展,首先面向全国。”7月12日,济南二机床办公室李主任对记者说。济二机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早在2005年便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的十佳企业之一。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的重组设想,本是打算由武重和济二机两个优质的企业联合齐一、齐二进一步壮大中国机床制造业,但最终却是因为两个出色企业的不愿意而流产。

  在重组过程中更为离谱的是,武汉市发改委和济南市发改委的官员甚至始终都没有接到过有关重组的计划申请。武汉市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樊志宏对记者表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整合计划,至少没有见到企业的报告。如果是这样跨地区的重组,应该向发改委报告的。”对于是否愿意接受此类跨区域的重组,樊志宏含蓄地说,“这个不好说,因为涉及到财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现在看来,这一重组方案失败确实是有原因的。跨地区给重组带来了太大障碍,地方政府也不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心人士说。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一位高层说,“企业重组应以企业自愿为基础。目前已经完成的重组,主要是以一家强势企业为主,区域内进行重组,如大连机床与大连第二机床厂重组,重庆第一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工具厂重组等等。”

  未竟的整合计划

  国家发改委关于装备制造业整合的计划仍未停止。

  2006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和工程公司。对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关键作用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要在保证国家控制能力和主导权的基础上,支持其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重组,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

  今年4月22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等一行5人赴武重考察。张国宝此行除了赞同并进一步鼓励武重建设中国数控重型机床制造基地、中部地区国际化加工协作基地的发展思路之外,更对武重加快产业重组提出了希望。

  “中国重型机床集团公司”重组的失败,引起了主导部门和机构的反思。据机械工业联合会核心人士透露,目前有关部门打算分两个层面推进装备制造业的重组。一个由国资委出面,从国字号的中央企业开始着手装备制造行业的重组;另一个,则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地方企业的重组。“中央和地方企业的重组难度太大,”该人士表示,“而新的计划国资委已在拟议当中。”

  据了解,这一计划与国资委正在推进的减少其旗下央企数量的规划不无关系。去年底,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提出央企瘦身计划,到2010年国资委将实现所管辖的企业由目前的159家减少为80家-100家。

  国资委的名单显示,目前“国字号”的装备制造企业只有一重、二重、东电、哈电、西电和两大汽车集团,共7家企业。据上述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士透露,目前正在计划的方案包括一重与哈电的整合方案。

  国家发改委体管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说,装备制造业国企在跨地域重组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一是当地国资主管部门能否取得共识,个别地方国资部门担心自己在企业重组后削弱对企业的控制力;二是企业筹备重组过程中,在资产评估、人员安排、辅业剥离、债务解决等实际利益问题上要进行博弈。“比如资产评估,如果评得高,会觉得占便宜,评得低,又会觉得吃亏,不容易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方案。”

  机械工业联合会核心人士表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整体的战略部署,要推进装备制造企业的重组,一是要靠国家的政策指令,二是要靠资金投入作保证。

  “地方上的各个部门要多一些长远和大局意识,推动企业之间的跨地域重组。当初国家投资建设这些装备制造企业,不仅是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也是为整合行业和国民经济服务。”高梁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