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赶考 全年CPI预计达3.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4日 10:26 北方网
本报记者 王镇江 周炳林 定军 7月19日,是中国经济界最关心的一天——该日,国家统计局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 记者获悉,近日,国务院将召集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官员,就统计出的各项经济分析、政策建议等进行汇总讨论。 国家统计局已经在7月10日召开了内部经济形势讨论会。统计局各个部门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汇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座。 记者获悉,在10日的会议上,各部门汇报的主要是以前5个月的数据,上半年最快的数据出来的只有商品物价等。这次会议上也没有公布上半年的GDP数字,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测算完毕。 而国家信息中心刚出炉的一份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对一些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一些预测——报告预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但由于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弱,因而报告认为不会引起全面通货膨胀。 这份名为《200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走势预测》的报告由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完成。报告同时预测,2007年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24.2%,全年外贸顺差将达2750亿美元。 预测全年CPI3.3% 报告认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拉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动力仍然较弱。1-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仅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3.6%,比上年同期还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今年有所上升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除了生产资料成本增速的相对下降部分抵消了劳动成本增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之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工资成本上升的影响,使得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没有明显上升,2007年以来企业的利润增长继续大幅度超过工资增长,说明工资上涨没有挤压企业利润,工资成本上升还没有对企业产品价格上涨形成明显的压力。 报告预计,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不会引起全面通货膨胀。虽然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超过去年,个别月份涨幅可能较大,但根据对居民消费价格先行指数走向的测算,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7%,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8%,仍然可以保持物价总体平稳。 作为本课题组组长兼报告执笔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CPI3.3%仍属可控范围。 “而且,在CPI指标体系中,农产品和燃料都不属于核心CPI,因为它们很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难以列入货币当局密切关注的范围。而我们国家目前CPI的上升,主要是由这两种物品引起的。”范剑平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称,严格地讲,CPI哪怕上涨0.1%,都算是通货膨胀。但实际上,各国对通货膨胀的认识并不相同。1995年,巴西通货膨胀率高达22.41%,叫通货膨胀,而有些国家如西欧,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他们已经很难忍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也持类似观点,他说,各国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不同,如欧洲央行的控制目标为2%,美国则无明确目标。中国老百姓比较稳定的预期是3%。 “就我个人的观点,我们轻易不要打破这一稳定预期。”余永定说。 73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高潮 国家信息中心报告预计,2007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26.1%,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报告称,“1-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045亿元,同比增长25.9%。已经高出去年全年增速1.4个百分点。从2-5月各月累计增速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月加快之势,分别为23.4%、25.3%、25.5%和25.9%。”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济学者指出,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猛增是一个熟悉的记忆,如2006年第1、2季度该指标同比增长分别高达29.80%、32.02%,第3、4季度同比增长明显减缓,分别为24.03%、17.84%。 他表示,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信贷投放的“一年短周期”现象。目前,从央行到各商业银行总行,对年度信贷有一定的额度管理措施。近年来,虽然每年这个额度都超出很多,如2006年计划新增额度是2.5万亿,而实际新增是3.14万亿,但是至年末,额度归零,年初之后重新开始给额度。由于这是一个期间指标,主要监测手段不是实时控制,而是时点控制,从而造成在距离调控时点(如季度或半年)比较远的年初,信贷额度的管理环境相对较为宽松。而上一年度末期投资增长的减缓,也似乎为新年初信贷的宽松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这一点显然为银行业的各级经理人所充分理解,目前,这一群体面临的是一个多维度的目标约束:一是基于商业原则的利润创造、风险控制;二是基于协调宏观调控的信贷额度控制。银行的经理人就不得不去寻求一条商业目标与调控目标的调和路径。”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家称。 2007年1-5月新增贷款为2.15万亿,占去年实际新增的比例为68.5%,占报道所称的全年计划额度2.9万亿的74.1%。而2006年的情况是:2006年计划额度2.5万亿,上半年即用去全年计划的84.3%,最终使得下半年信贷虽有大幅压缩,但全年实际新增贷款3.14万亿,超计划25.6%。 “看来,游戏又开始了。”前述学者笑称。 报告特别提醒,我国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已经持续了73个月(六年多),超过新中国经济史上任何一次投资扩张期的时间长度。 外汇占款占央行操盘空间 7月10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贸易顺差达269.1亿美元。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125.3亿美元,同比猛增83.1%。 国家信息中心的这份研究报告预计,2007年全年外贸顺差达2750亿美元。但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已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对顺差过大问题进行调整。 “从7月1日起我国对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调低了出口退税率,同时,利率水平有可能上调,人民币汇率保持升值,其它涉及资金、劳动力和资源价格的各种政策都有调整余地。”报告说。 为此,报告认为,“外汇顺差不断扩大的趋势在下半年有可能减缓”。“预计2007年全年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增长26%,进口总额增长19.5%;预计全年外贸顺差将高达2750亿美元,外贸顺差比上年增长55%,增幅比1-5月下降28个百分点。” “外贸顺差扩大幅度如此剧烈,引起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过多使货币政策陷入被动局面。”报告分析道。 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余永定7月7日在一个学术年会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余永定称:“由于大规模的冲销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只用三年就售罄了1998年以来积累的政府债券。这意味着它已没有操控其资产负债表资产一方的空间,它只得转向负债一方。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以平抑流动性泛滥。冲销操作的可持续性是问题的关键。持续的、大规模的、单一方式的冲销存在很多障碍。” 目前,央票余额已约达4万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1.5%,操作空间均已不大。增大央票发行虽可对冲狭义货币,但是,因为央行须为央票余额支付利息,每次央票余额的上升实际上又通过央行利息的支付,增大了广义货币供应;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商业银行的收益性,由于国内很多重要银行已经在境内外上市,准备金率的提高难以背离国际惯例太远。 正筹备中的外汇投资公司的组建方案,很大程度上就是“支援”央行货币政策“操盘空间”的工具。 参与此次报告撰写的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分析处处长张永军认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批准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置换央行的外汇储备,应加快实施,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创造条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