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国III标准挑战政府执行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11:10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邓瑾

  政令碰到了企业的软钉子,严肃的政令变成可随意揉捏的面团?

  要不要从7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更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中国分管减排的两个政府部门存在分歧。

  最后,国家环保总局不顾国家发改委希望推迟的愿望,宣布如期实施相当于欧III的国III排放标准。

  然而发改委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和国III标准匹配的高标准汽油要两年半后才能供应全国。如果油不达标,光车达标并不能有效实现减排。

  环保总局早在两年多前就颁布了国III标准的实施时间,就是为了让利益相关方——汽车生产商和石油企业——有时间去完成技术上的准备。

  现在看来,两大行业都为自己赢得了过渡期:禁止汽车厂商生产和销售国II标准轻型车的时间延迟一年至2008年6月30日。而石油企业则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国III标准燃油的时间仍然是在两年半内,即不迟于2009年12月31日。

  本来具有很强约束力的政令就这样碰到了企业的软钉子。

  而这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II标准之时,当时环保总局在汽车厂商的集体游说下,将禁止生产和销售国I标准的汽车的时间放宽了1年。

  由于更高的排放标准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更高的销售价格,因此那次新规则的打折实施,让那些严格按照新规则办事的企业蒙受了损失,而环保总局的诚信则遭遇了挑战。

  如果其他条件没有改变的话,第一次破例后自然会期待第二次破例,没有人会严格遵守新的时间表,而这可能让严肃的政令变成可随意揉捏的面团。

  国I标准升国II标准的时候,还没有燃油问题。从国II标准升国III标准的时候,要求汽油的硫含量要从万分之五降低到万分之一点五,技术跨越很大。要实现技术升级,需要百亿级的巨额投入。中石化的估计是300亿元。

  现在达到国III标准的汽油只够供应北京、上海和广州。

  兵马动岂可粮草后行?汽油达标时间落后于汽车排放标准两年半,这集中反映了目前中国的政策从出台到执行过程中协调机制的失效或缺失。

  首先当汽车整车厂商、零部件厂商和石油企业出现分歧的时候,代表两个不同利益诉求的行业代表或组织有没有一种沟通和协调的机制?

  当不同行业之间不能通过民间的协调机制弥合分歧而求助于政府的时候,政府该在其中扮演怎样的协调角色?至少,汽油不达标导致汽车排放不能达标由来已久,该谁来制定和监督实施新的燃油标准,并确保在国III标准前实施?显然,在这方面,环保总局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而当分歧最后集中体现在政府不同部门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的时候,又谁来重建他们之间的共识?尤其是在当今中国,部门利益之争往往是以公众利益为代价,而后者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0,0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