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个人支票可全国通用 不解决信用瓶颈短期内难普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 00:55 信息时报

  个人支票可全国通用 专家称不解决信用瓶颈短期内难普及

  时报讯 (记者 袁峰) 昨日,央行对外宣布,各银行个人支票已可全国通用。也就是说,市民以后出门旅行,不必再携带银行卡和大量现金,只需带上一本薄薄的支票即可。但是,记者昨天从各家银行获悉,如此方便的支付手段却鲜有人“问津”,羊城市民使用者寥寥。

  银行人士表示,一方面,信用体系的缺乏难以让商家相信个人支票的真实性,而银行也因个人信用的无法拷量设置了高门槛,让普通市民难以申请到个人支票。因此,个人支票仍很难在短时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半业务量外籍人创造

  据中国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透露,其实,个人支票的安全性优于付现和刷卡,现金丢失后很难弥补、刷卡消费时可能被他人盗取信息,而个人支票则完全不存在上述问题。即使丢失支票本,因为缺少签名或印章,也不会产生损失。即便在挂失前钱被取走,因央行对每笔交易都有记录,比较容易查出钱的去向。因此,个人支票将成为现金、
信用卡
之后第三大支付方式。

  不过,据有关部门此前统计数据表明,广州一天的支票使用量是20多万笔,但个人支票使用量仅100张左右。即使在个人支票业务发展最快的深圳,情况也难言乐观。个人支票业务量较大的工行、中行两家的开户数尚不足一万户。

  据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透露,广东票作为央行个人支票“试点”,去年以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使用个人支票的客户群主要为三类:外籍人士、个人高端用户和私营企业主。并且个人支票一大半的业务量是由只占到客户总量两三成的外籍客户创造的。

  个人支票遭遇“信用关”

  为什么个人支票会遭冷遇呢?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信用体系的缺乏。一方面,商家对于“空头支票”、“伪造支票”的担心,是造成个人支票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如商户对个人支票采取非常谨慎的接纳态度,要求个人购物若使用支票,只能等到资金到账后才能提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个人支票的发展。

  另一方面,银行为防范资金风险,对个人支票设置了高门槛,在对资信的审核、收入的审查以及身份确认等要求过严,这在一定程度打击了市民对个人支票的申领热情。

  中山大学金融系教授黄伟指出,银行和商家的谨慎推广,根本原因在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因为银行在车贷方面的“折戟沉沙”让银行提高了对风险的控制。另外,如何保障受票人(接受支票的人)的权利,是推行个人支票面临的首要问题。

  链接 央行完善征信体系 杜绝“空头支票”

  央行已逐步认识到信用体系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影响到个人支票业务推广的一些瓶颈因素正在逐步突破。截至今年3月底,央行的征信系统广东个人征信系统录入自然人5.5亿,信贷账户近1.29亿个。其中收录广东省自然人超过3730万人,信贷账户近1216万个。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有关人士指出, 银行目前已实现全国金融机构联网的个人征信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客户在向银行申请办理个人支票业务时,如果申请人在征信系统中存在不良记录,银行就会拒绝其申办请求。此外,银行还规定申请人须有稳定的资产和收入,同时要求申请人要在银行开户,并存入相当数额的存款用于支付。

  目前,各家

商业银行还纷纷推出“个人支票保付系统”,受票人可通过银行的专线电话查询出票人签发的支票的保付情况,杜绝空头支票现象。

  广东某银行办理个人支票条件

  ●个人须先交纳10万元信用担保金和5000元的扣款准备金;

  ●在使用个人支票前,一般还需支付150元的开户费,以及转账支票30元/本的工本费;

  ●个人支票业务须按笔支付1元钱手续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