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棉纺织行业"拐点年"期待涅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09:58 国际商报
■新闻提示:在原材料价格上扬,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今年可谓是棉纺织行业十分困难的一年。纽约棉花期货价格"飘红"让国内棉价"热度"不减,使棉纺企业的原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应积极调整自身产品结构,主动适应棉花供应紧张局面。与此同时,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逐步削弱,难以支撑棉价长期大幅上涨。 有人说,2007年棉纺织行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拐点,更有人将今年称为"棉纺织行业的拐点年"。仿佛是为了验证这种压力,当出口退税下调在棉纺织企业复杂的心情中如期而至时,另一个对棉纺织企业有着重要影响的压力已经在不露声色中开始了。 内外盘棉价联动走高国内棉花市场恢复上扬 7月3日,纽约期棉7月合约价格达到58美分/磅,创下近两年的高点,并直接刺激近两日进口棉中国主港报价全线上涨,美棉上涨了1.6~1.7美分,其他品种涨幅多在1美分以上。记者了解到,SM级美国C/A棉折人民币一般港口贸易提货价已达15056元/吨,同等级中亚棉、西非棉价格也分别达到14271元/吨、14030元/吨。国际棉花期现两价均表现出阶段性涨势。 与此同时,纽约棉花期货价格"飘红"也让国内棉价"热度"不减。6月份国内棉花价格迅速回升,结束了年初棉花价格低迷的行情。截至6月29日,国内329级棉花价格14000元/吨,较月初每吨上涨895元,涨幅6.8%,为今年以来新高。据山东、河北等地业者反映,当地及周边的棉花仓库大多没什么货了,零星的国棉成为众多小棉纺厂争抢的目标。 对于涨价原因,第一纺织网棉花行业分析师陈晓燕表示,一方面,去年国内高等级棉已基本销完,市场缺口增大;另一方面,进口棉价在滑准税的约束下,价格优势已经不突出,影响了棉纺企业购买进口棉的积极性,对国产棉给予了更多关注。"一旦市场整体形成这种认识,再加上一点炒作和惜售,价格就会'一哄而上'。"陈晓燕说。此外,距离新棉完全上市还有一段时间,目前我国七成以上的棉纺企业或无库存,或仅能维持正常生产,原料需求明显,这也给棉价上涨带来了可乘之机。 业内人士指出,本轮棉花市场的上涨是恢复性的,由于之前的持续萎靡不振,棉花市场走出今天的行情,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 棉纺企业难为"无米之炊" 原料安全考验行业智慧 棉花是棉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持续飞涨的棉花价格,使靠棉吃饭的棉纺织企业叫苦连天。业内人士担心,近期棉纺织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按目前棉价的涨势发展,一些中小棉纺企业可能承受不了,有"断粮"停产的危险。 棉花价格的上涨,吞掉的不仅是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有企业加速技术改造的步伐。不少细纱机主机厂已经感到,从5月至今,棉纺织企业购买细纱机的热情在降温。即使已经签订合同的企业,也因为资金"吃紧",放慢了提货的速度。"主要就是棉花涨价的影响。"慈溪精伟纺机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王先生称。据悉,目前纺织产品产量虽屡创新高,增速高于业内预期,但实际上棉纺厂的开机率却呈现下降趋势,棉纺的产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料对棉纺企业的压力贯穿于棉纺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任何一个棉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要保证原料安全,这样生产经营才能安全。采访中,多家棉纺企业负责人用"原料安全"这样严峻的词总结着当前的压力。但是国内棉花的生产和经营远远没有和工业实行"顺挂",使得棉纺企业的原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一面是原料压力越来越突出,一面是下游价格上不来,棉纺织企业两头受压,所有的成本压力只能自我消化。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棉纺行业而言,与其纠缠在棉花等原料成本问题上,不如改变产品结构。该人士指出,上游企业总是强调棉花价格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可取,棉价的涨跌变化需要下游棉纺企业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调整自身产品结构,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适应棉花供应紧张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棉制品的附加值。 纺企承受能力逐步削弱棉价长期大涨难以支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基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加深、信贷政策的变更、人民币升值脚步加快、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家在平衡贸易方面连出"组合拳",使得棉纺企业不敢接大单、不敢接长单、不敢大量出口、不敢大量采购原料,并最终影响棉花的消费无法确定。 陈晓燕指出,国内纺织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逐步在市场中有所体现,在人民币升值加速、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棉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没有明显提高,企业在用棉上颇为谨慎,普遍采取"即买即用"的策略。 陈晓燕认为,今年是棉纺织行业深化结构调整的一年,在国内经济平稳增长、外贸竞争环境更加激烈的情况下,棉纺织行业将难以在规模上继续形成大的突破,后期将逐渐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因此不能奢望棉纺织品出口还能出现多大的增长空间。"从下游景气程度看,棉纺织企业对棉价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削弱,这决定了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难以得到长期支撑。"陈晓燕说。 对于未来市场趋势,业内人士认为,近期棉花价格还存在进一步上行的可能,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超出上涨的限度,国家势必会出台一些调控措施,如拍卖一些储备棉,调整配额或者滑准税等等。"一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业界盛传,7月政府将抛售30万吨储备棉,以缓解7、8两月的皮棉供应,这将对平抑国内外棉价起到作用。但也有人士称,从前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国储棉"蓄水池"的调节效果并不能称为理想。 本报记者 张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