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后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07-7-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7:23 审计署网站
目前,一些地方将行政事业单位纳入了会计集中核算。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审批权以及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由会计中心负责单位账户管理,统一会计核算、资金结算的新型核算模式,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笔者在审计中发现会计集中核算后产生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1、财务专业人员减少,会计管理工作薄弱。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相对减少而且对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降低,加之一些单位精简财务人员,所以仅设一名报账员或由非财会专业人员担任报账员。单位普遍只重视资金管理,认为只要金额没有差错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而单位的财政财务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有所削弱。如预算执行管理、资产管理、财产清查、财务分析、债权债务管理等工作被忽略。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处置后,长期未在账面反映,造成账实不符;单位普遍存在暂存、暂付款核算不准确、往来款长期挂账,清理不及时的现象。而且由于单位领导、财会人员更换,“新官不理旧账”,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时常出现从领导到会计谁也说不清单位债权债务具体数额,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会计监督职能形式化。对于单位的财务收支,核算中心会计往往只注重票据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而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基本不过问。笔者在审计中发现,由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致使一些单位想方设法将收入私设“小金库”、搞体外循环;一些单位为了使一些不合规的支出合法化,可能采取巧立名目、弄虚作假的手法进行报销,如以办公费、劳务费、招待费、会议费等手法套取现金等。3、会计核算与资金使用脱节,资金核算、使用不规范。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出现了会计核算与资金使用“两张皮”现象,由于核算会计不了解资金使用单位的业务性质、使用范围及要求,单位报账员又不从事具体账务处理,一般只注意金额是否正确,造成资金核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专项资金的核算上,资金使用未在规定的科目核算、资金使用范围不合规等现象较为突出,而且也不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准确掌握资金运用及工作完成情况。如笔者在一项农业审计中发现,该项目资金由上级补助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构成,使用要求上级补助资金不能用于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只能在本级资金中解决。核算中心会计在本级资金尚有节余的情况下,账务处理时将管理费用在上级补助专款支出中进行了列支核算,出现挤占专项资金的违规现象。4、报账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引发违规问题。每笔费用的报销均要经过报账人、单位报账员、委派会计、代理银行,如果这几个环节没有很好的衔接、效率低下,会引发很多问题。如在一些专项资金的管理上,实行了财政报账制管理,要求资金使用后,由建设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财政等部门审核后,再到核算中心报账,手续十分复杂。一方面,不少地方实行部门预算后,由于部门经费紧张,只能维持基本运转,单位无力垫资进行项目建设,就可能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为了尽快获取项目资金,在项目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采取编制虚假项目结算书、虚开发票等手段报账套取资金。有的报账员为了减少麻烦,很多笔业务发生后,再累计到核算中心报账,产生滞留、截留收入、坐收坐支、挪用公款等违规行为,单位账务也不能准确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明确单位责任,加强管理。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仍应加强财务管理,做好单位财务基础工作;定期开展财产清查和债权债务的清理核对,确保账表、账实相符;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管好用好财政资金。2、加强沟通、规范收支。会计核算中心要与单位加强沟通,明确资金使用性质、要求,确保经济业务的真实、合法。3、适当简化报账手续,集中核算不搞“一刀切”。对一些资金收支规模较大、业务发生频繁、涉及专项资金较多的单位或重大项目建设可以实行委托单位核算,不宜搞集中核算。4、强化对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管。审计机关要紧跟会计集中核算改革步伐,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审查各单位经费核拨、核算、使用、会计事项处理是否及时、准确、规范,保障各单位正常运转;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专项资金是否及时拨付,有无无故滞留等现象;各项资金特别是大额资金的流向是否合理、合法。(作者:重庆市合川区审计局 陈余)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