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跑部向钱突击花钱 财政转移支付中4大问题引起热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3日 11:20 正义网-检察日报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逐步加以规范,不断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任务艰巨,意义重大。”6月27日上午,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热议。他们认为,财政转移支付中的四大问题应引起重视。

  管得太细,诱发“跑部向钱”

  卢邦正委员说,一般性转移支付执行得很好,比较公开,而专项支付项目太多,且不够透明。像报告中提到的,10万元以下项目达到9000多个,平均每个项目3万多元,这些都要中央转移支付,行政成本太大了。

  柳斌委员说,如果各部委直接管到10万块钱以下的项目,他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大事情?现在“跑部(步)向钱(前)”现象比较严重,部长、司局长、处长都是公关的对象,这样不但会使这笔钱用不好、管不好,而且还会滋生腐败、产生不正之风。

  郭树言委员建议,专项转移支付要发挥省市级政府的作用。“中央定规划、定方向、定原则,把一般性的专项经费切块到省市,具体的项目,由省市来管。有些小项目,省里都应该下放到市县去,这样就发挥了各级政府的作用,大家就不会‘跑部向钱’了。”

  哪些是中央事权,哪些是地方事权,划分不明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加林说,地方财力不足,中央给了专项拨款。但很多情况下,下面的财力还是不足。工作没干完,下面挨了批评:钱都给你了,为什么没有干完?但是下面也有苦衷:钱不够。这种情况下,谁来负责?我认为,事权应与财力对等,哪些是中央的事权,哪些是地方的事权,哪些是共有的事权,应该明晰。中央的事权应由中央拿钱,地方的事权应由地方拿钱,共有的事权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对于大多数县和部分市来说,发工资和保障机关正常运行的费用肯定应该由地方财力加以保障。

  郭树言委员说,专项转移支付,在执行中另一个问题是层层都要求资金匹配,但中西部地区的市县基本上就是个吃饭财政,根本拿不出钱。上级硬要配套,基层就造假,用一笔钱到处匹配,这实际上助长了说假话、办假事的风气。

  专项转移支付有300项,门类太多

  柳斌委员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2006年有9000多亿元。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李主其说,现在转移支付已经超过中央财政支出的50%,就是中央财政花的钱中有一半以上是转移支付给地方的,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郭树言委员说,专项转移支付门类太多,有300多项,几乎中央财政所有支出项目里,都有转移支付。就是划为地方的事权,在地方没有钱的情况下,中央也不得不出钱。所以我认为,现在应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整顿。该归并的归并,该撤销的撤销,该转为财力性支付的就转。

  年初报计划,年底钱才到,项目完不成

  乌日图委员说,中央部门管理的项目太细、太碎,小至几万块钱的项目也要审批,

审计署报告中讲到,有些地方的项目已经没了,但是钱还在继续拨。

  全国人大代表胡平平说,实际上,有些问题到地方以后再调整、再计划,完全是有可能的。资金的问题,从年初报计划,到年底才下来,这可怎么用?10月钱才到,12月就要把项目完成,怎么可能?我认为审计长在报告中讲的问题非常符合实际。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说从10月份开始,很多地方都要突击花钱,想尽办法把这笔钱花出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笔钱如果不花出去,明年就要不到钱了。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李主其说,他到宁夏调研的时候,到12月份几乎还有50%的专项资金没有到位,那么当年就无法执行。各个地方普遍反映应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意思就是给地方省一级政府更大的机动权,因为它更清楚在所辖范围内如何分配更合适。

  柳斌委员建议,专项转移支付到下面后,要增加透明度。人大每年至少要审议两次,有必要的话,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使用情况,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这样,这笔钱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财政部声音

  《转移支付法》已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中央事权的项目,不再要求地方资金配套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报告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时透露:目前有些地方存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同时专项转移支付配套压力较大的现象,今后,对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同时,《转移支付法》已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该法将对政府间支出责任作出清晰划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通知》(中办发〔2001〕11号)明确规定:“除党中央、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各部门保留的专项拨款,一律不得要求地方予以资金配套”。金人庆说,今后对属于中央事权的项目,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不再要求地方配套;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的项目,分别研究确定配套政策,区别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配套政策;对属于地方事权的项目,为了鼓励地方推进工作,可采取按地方实绩予以奖励或适当补助的办法。

  他透露,在维持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将结合下一步税制改革和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调整情况,按照“财力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相关链接

  一人一层楼的机关为什么会出现?

  现在中央各部门财政预算太粗糙。简单地说,养人的钱是多少?办事的钱是多少?办公经费是多少?养车的钱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没有说清楚,人大代表很难监督。

  就这个时间,到基层大型会议中心和酒店去打听一下,就会知道,所有的会场都被订出去了,许多部门都在突击花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考虑这笔钱如不花出去,明年就要不到钱了。还有卫生经费,国家每年给

医院拨款,但只允许医院买固定资产。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基层的司法行政部门,一共有10个编制,盖了七层楼,基本上是一人一层楼。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预算缺乏约束力,财政预算,除了我们养人办公的钱,剩下的专项拨款,如进行绩效评估都应有所规定。对预算管理,应当进一步加强。 ——全国人大代表陈舒在分组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时的发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