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十年之后还可做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 11:48 经济观察报

  回归十年,香港所获良多。

  亚洲金融风暴,中央政府连续公开表态,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港币”,为港币最终挺过难关打了关键的一支 “强心剂”;“非典”袭港,内地同样亟需的医药资源迅速送到香港;香港经济持续滑坡,中央政府决定开放“自由行”,继而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腰包渐鼓的内地 “阿爷”成为香港商贸、旅游、酒店、餐饮等等行业欢迎的新财神;蓝筹股纷纷赴港上市,带领曾经低迷的香港股市一路走高……

  这些政策,无疑使曾对回归后香港前途感到迷茫的港人感念,最近的独立民意调查中,香港民众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已超过50%。以十年之功,赢得港人越来越高的国家认同感和民众信任度,中央所获亦不为少。

  如此双赢局面,诚使举国鼓舞。连日报章一片欢声,综述则逐项细数中央政府待港之德政,专访则香港政商各界人士“感谢的话儿说不完”。倏忽十年,的确有回顾、检点的必要。只是就媒体来说,“回归纪念”热正当前,不重视则有悖新闻规律,但既属同题作文,不免创新不易;就港九嘉宾们来讲,面对众多不同媒体的“回归十年最大感受为何”的类同发问,亦往往不免庄之重之“背诵”如仪。

  规行矩步、千篇一律,就是好话、实话,重复的多了,观者自然不耐烦。做媒体如此,爱侣骨肉间同样如此。爱如情侣,老是跟人讲“我会始终对你好”,两人多半还只是在“拍拖”;亲如骨肉,总讲“我这些年一直都对你多好多好”,则不免使对方觉得有付出与回报的计较,都不是和美度日的家常体己话。同样道理放在当下的香港应仍适用。回归十年中政策之得当,护持之周详,关爱之深厚,凡利于香港之持续繁荣,利于民众之生意、生计的,港人自然身受心感,自会爱戴在认同中,拥护在民调上。其实夫妇骨肉间,何须辄云“我对你好”,“衷心感谢”。

  香港得为今日之香港,自应不忘回归十年来中央政府护持之力;香港的不同,更从来都是香港得以成功的重要根基。明确的政治和法律承诺,确保香港可以坚持自己的道路。回归后的实践则表明,香港的道路是保持这个城市继续繁荣的最好选择。今日的香港与内地,融合是主流,

香港经济北上专心发财,内地南下可获者则应不止于商贸与投资。今昔不复往昔,“不是资本主义专利品”的东西渐次丰富,在民主、法治、公民社会、公共服务众领域,学习借鉴外洋通例已不是避忌,何况是已由香港这个纯粹的华人社会已行之有年、验之有效的诸多成熟体制。近日深圳市政府编写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书未及读,但从题目可见眼界。

  遥想七月一日香港之夜,必然火树银花,龙腾狮舞,贺电交驰,共庆升平。但回首十年,若其间陆港互动的主旋律是中央、内陆支持香港者为多,十年成功过渡之后,在考虑可为香港做什么之余,似也确实到了不妨多想想能向香港学什么的时候了。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