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扶贫办定调民工荒:结构性供应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0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叶建国

  “民工荒”争论再起。

  “所谓的‘民工荒’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6月19号,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雨露计划成果展上,国家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福合对本报记者表示。

  刘认为,现在有些地区出现的农民工供应不足的情况是结构性的,一方面是农民工用脚对有些地区的农民工福利待遇和维权情况做出了投票,“哪里不能善待他们,他们就选择离开”,另一方面则是随着产业的升级,很多地方农民工转移面临着技术门槛。

  所以,他主张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政府都应该做出反思,尤其是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升级的阶段,由政府主导的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转移模式更是被认为“尤其迫切”,同时配以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建设,全面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性障碍。

  而在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都从绝对数量短缺的层面对“民工荒”做出解释,认为在近75%的农村地区已经没有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转移了,“中国将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而且,“中国的劳动力短缺是全方位的,不单技术工人稀缺,就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人也成为稀缺资源,并且在地理上蔓延全国”。

  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

  这是一个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推行的培训计划,在符合条件的地区通过建立培训基地在培训机构和用工企业之间签订定单式的培训协议,以促进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实施雨露计划财政资金达7.3亿,培训人口165万人,非农就业162.7万人,培训基地232个。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各地实行雨露计划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占到各地财政扶贫资金的10%。今年1到6月已经安置贫困地区劳动力624177人。

  刘告诉本报记者,在今后的培训中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一个技能,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政治素质和维权意识,“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反思对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和权利维护问题的态度和具体措施”。

  实际情况是,那些穿着时髦、独立意识强烈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在工种和加班时间的选择方面更有主动意识,有时候正是他们的主动选择造成了有些地区的“民工荒”。

  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日前透露,旨在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和流动性问题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也在制定中,其中包括“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和可衔接的原则逐步解决农民工

养老保险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