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到欧盟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13:05 《经济》杂志

  (作者:文/本刊记者 刘建辉)

  5月9日是2003年欧盟宪法条约草案规定的“欧洲日”,3月25日则是创立欧盟的《罗马条约》签署50周年纪念日。对欧洲人来说,这些日子或值得庆祝,或充满忧虑,那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区域一体化的故事。但在中国商人眼中,那个西方世界发生的一切都与全球化有关,而如今每一寸被全球化的充满商机的土地都不会被中国商人再错过了。

  东渡三十二载之后

  1978年,当时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一位领导率代表团,从德国沃尔夫斯堡火车站徒步来到了大众公司门前。通过翻译,这位部长对门卫说:“我是中国的工业部负责人。我要见大众公司的负责人。”门卫大惑不解地打量着眼前这位身穿蓝色中山装、走着上门并要求同公司领导见面的中国客人。

  这是前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董事马丁·波斯特在他的新书《上海一千天》中描述的历史场景。马丁·波斯特写道,到德国寻找合作伙伴时,中国甚至还不知道有个大众汽车公司,只知道斯图加特有个戴姆勒奔驰。当时的中国计划从国外引进一条轿车生产流水线,于是派人遍访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包括“奔驰”、“丰田”、“雷诺”、“日产”、“通用”、“福特”等。但是,这些汽车公司对当时的中国市场存在很大的疑虑,不敢到中国来投资。马丁·波斯特回忆他1982年来到上海考察时所看到的场景:“我的呼吸一下子停止了。我站在一些破败不堪的厂房前傻了眼。这些布满灰尘的破旧棚子难道就是我们未来的汽车制造厂吗?”汽车界元老陈祖涛回忆说:“那时候,西方汽车大国没有几个看得起我们,不是不愿合作就是漫天要价。”最终在董事长克尔·哈恩的力排众议下,德国大众才得以到中国投资。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7年4月17日,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发表讲话时表示,欧盟将成立“市场准入小组”,以采取一种强硬的新方式,为欧洲企业在中国争取市场准入,鉴别即将出现的贸易壁垒,以及解决现有的贸易障碍,“欧盟公司依靠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来推动国内的经济增长。我们要确保欧洲企业能在那些市场上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现在早已不是中国求着外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的时候了。

  从被动到主动

  从1975年欧洲共同体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到现在,已有32载。在这32载中,中欧双边贸易额从24亿美元上升到了2723亿美元,增长了113.5倍!2000 年到2005年期间,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以 100%的速度增长,远远快于到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

  在贸易之外,多数欧盟企业选择了对华直接投资。克尔·哈恩一个远见卓识的决定让大众汽车曾经占据了中国轿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如今加入中国欧盟商会的欧盟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那些最早进入中国投资的欧盟企业早也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然近几年“中国威胁论”在国外甚嚣尘上,在欧盟也是一样,但是这些意识形态的作祟并没有影响到欧盟企业投资中国的积极性。

  2004年12月9日,由欧洲雇主协会等组织发起举办的中欧工商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我们是在华跨国公司中营业额最高的,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商之一。”荷兰飞利浦公司全球总裁柯慈雷成为当天中欧工商峰会最成功的布道者。柯慈雷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将成为飞利浦在荷兰之外的第二大投资国。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来说,是机会而不是威胁,全球制造业向中国和亚洲转移现在才是开始而不是结束,欧洲企业应该看到这个问题。”

  不仅是飞利浦,更多的欧盟企业都在加速投资中国。“我们也在计划扩大在西安工厂的投资,”劳斯莱斯公司首席执行官顾问说。

  “飞利浦把大部分的生产转移到欧洲之外的中国,而将基础的研发保留在欧洲,这是明智的安排。”飞利浦在中国的合作伙伴TCL的总裁李东生表示,飞利浦的这种全球布局很好地利用了中国和欧盟的优势资源。也正是由于飞利浦在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才有力地降低了它的生产成本,从而迅速从2001年的亏损中走了出来。

  中国过去一直被欧盟企业看作一个消费市场和加工工厂,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随着中国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欧盟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欧盟委员会今年1月23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丰富的低成本技术人力资源,中国成为目前欧洲企业在欧美以外地区的首选研发投资目的地之一。

  这份名为《2005年欧盟10部门研发投资商业趋势调查》的报告,是欧盟委员会去年下半年对10个主要工业部门的449家欧盟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后完成的。调查显示,欧盟企业期望在未来3年中以每年5%的幅度增加研发投资,大大高于近几年来每年0.7%的研发投资增幅。欧洲企业普遍倾向于在本国投资研发,在欧洲以外地区,美国被普遍视为最佳研发投资地,中国位列第二。中国的优势是有大量低成本的技术人力资源。

  2006年9月12日中国欧盟商会在北京发布了一年一度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欧盟商会的调查发现,高达92%的企业对于中国的总体商业前景表示了乐观,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推动了商业环境的改善。83%的企业预计2006年能够盈利。即使在预计2006年无法盈利的企业中,也有71%的企业预计在未来3年内会实现盈利。相比之下,那些在中国运营时间较长的企业对实现盈利表现得更为乐观。欧盟商会当时的会长杨森在接受《经济》采访时说,这些结果再次预示着欧盟将会对中国进行长期投资。

  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的欧盟对华贸易战略文件。这个题为《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的文件在明确提出“中国是欧盟对外贸易政策的一个最重大挑战”的同时也指出:“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盟,都从中国的经济崛起中获益。”

  

中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在欧洲商店里能买到廉价商品、欧洲企业能有更低的投入、欧洲公司更具竞争力、欧洲出口商有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欧洲有更低的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一个经济上强大的中国对欧洲有利,欧中双方都从经济开放中获益。

  不可否认的是,32年来欧盟对华贸易和投资也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人甚至说,是桑塔纳和大众公司引导着中国人步入了汽车社会。“欧盟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生产外包、制造等方面,同时向中国进口了很多消费型产品。”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纪康认为,欧盟在中国的投资有力地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欧盟企业在石化、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投资要远早于美国。另外,欧盟的开放市场对中国由出口主导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以前很多人“言必称美国”,现在则“言不必称美国”,“欧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人的话语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