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传黑石集团并购蓝星清洗 传言背后的产业迷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11:03 国际商报
注入了“中国血统”的黑石私募基金,即将打破在中国投资的“零”记录,谁将是黑石的第一个并购目标? 因为得到了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30亿美元巨额投资,而在中国“名声大振”的黑石基金(Blackstone Group),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尚未出手,就落入了“传言”的漩涡。 疯狂的黑石作为美国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黑石目前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880亿美元,而在6年前,它的规模还仅有141亿美元。在过去的六年中,黑石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 取得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是因为黑石已经将私募基金“快速强力收购”的特性演绎到了极致。今年以来黑石的表演更加经典。 2月7日,黑石仅动用37.5亿美元的本金,就以3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商业物业集团———权益写字楼投资信托公司(EOP)。此后,黑石一举成为美国最大的写字楼业主,拥有540栋物业。 而不久前,黑石宣布计划以155亿美元收购著名的杜莎集团。该收购将与黑石集团本身拥有的默林集团及加达云霄乐园进行合并。完成后,黑石将成为全球仅次于迪斯尼的第二大旅游景点营运商。 黑石的“力量”不仅让上市公司目瞪口呆,更让竞争对手们汗颜,仅在去年其盈利就高达22.7亿美元,以此计算,黑石集团人均盈利高达295万美元,是华尔街最赚钱的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员工的9倍。 目前,黑石集团的企业私募基金和两家房地产投资基金已经成为各自领域集资规模最高的基金。投资规模分别超过196亿美元和72亿美元。 尽管让人望而生畏,可已成立了22年的黑石集团在中国的投资记录依然为“0”。与高盛和凯雷相比显然是慢了一大步。 为了能分享“中国内地经济的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利润,黑石年初高价聘请了香港特区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出任黑石高级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主席职务。显然黑石已经看到了,中国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仅是理想的资本来源,中国市场更是一个淘金的好地方。 “梁锦松”效应作为黑石集团在中国的“代言”,梁锦松的步伐被众多投资者看作“黑石”的步伐。 今年4月初,受合肥市政府邀请,梁锦松先生对国风集团下属的生物柴油项目和木塑项目进行了全面考察。国风塑业(000859)股价随即做出强烈反应,当天涨幅高达9.52%。在国风塑业发出公告称“截至目前,国风集团与黑石基金尚无进一步接触,双方也无实质性的合作方案,并未签署任何正式合作文件,未来黑石基金与国风集团是否进一步洽谈乃至合作也存在不确定性”后,市场依旧我行我素,股价从6.30元/股,最高涨至12.00元/股。 然而,关于黑石的传闻并没有停止。 6月7日,国内某财经媒体称“消息人士透露,在考察国风集团的同时,梁锦松还与中国蓝星集团有过接触。”蓝星集团下属上市公司蓝星清洗(000598)的A股当日强势涨停。同时,市场传言的版本也不断更新,从“蓝星清洗完成评估”甚至到“双方已经达成收购意向”。 在人们对“黑石第一投”的强烈期盼中,蓝星清洗在随后的4个交易日中涨幅累计已达38%。 “作为黑石集团大中华区主席和在中国极高的知名度,梁锦松的目标显然是大了一些。”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梁锦松亲自出马,至少不会是初级考察。” 同时,蓝星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化工材料生产商,完全符合黑石以往“完成产业整合”的收购风格。 而在不久前,凯雷入住山东海化(000822),更唤醒了投资者对化工板块的重新评估。 黑石收购蓝星“传言”似乎越来越真。 蓝星棋局蓝星清洗是蓝星集团总公司旗下三个上市子公司之一,而蓝星集团恰恰又是起源于“蓝星清洗”。 蓝星集团现任总经理任建新便是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在1984年,黑石基金诞生的前一年,蓝星从推广一项曾获得国家发明奖的清洗技术起步,通过开展工业清洗技术服务逐渐培育了国内的工业清洗市场。 1996年后,蓝星进入“资本运营”期。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解困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公司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资产、业务重组,先后兼并、收购了星火化工厂等1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有企业。 1996年完成子公司“蓝星清洗”上市;1997年完成子公司“沈阳化工”上市;2000年完成子公司“星新材料”上市;2004年,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后,蓝星成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属专业公司。 目前,蓝星集团旗下,控股上市子公司三家,非上市控股公司(集团)18家。 蓝星集团在所涉及到的化工领域中,多个行业具有领导地位,其中化工新材料、膜与水处理和工业清洗领域居国内领航地位。 蓝星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有机硅装置、聚碳级双酚A装置、PVC糊树脂装置和亚洲惟一的连续法PBT工程塑料生产装置。蓝星的工业硅、钛白粉、铬酸酐、环氧树脂、硅烷电缆料、彩色显影剂等产品占国内市场主导地位,苯酚、丙酮生产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并且是中国惟一的离子膜电解槽设备制造商(世界排名第三位)。 2006年,1月中旬,蓝星集团成功并购法国安迪苏公司,完成中国化工企业第一次成功海外并购,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的蛋氨酸生产企业。同年10月下旬,蓝星集团100%收购了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业务,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前三。 发展迅猛的蓝星集团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00亿,在其庞大的产业群中,为何唯独“蓝星清洗”落入被黑石收购的传言中? “膜”产业的“金矿” 从今年蓝星清洗的一季报来看,其主营收入达2.6亿元,净利润为849万元。尽管这些指标比去年同期均有50%的增长,在其主营业务中,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业务的销售收入超过了50%,利润贡献超过了60%。 据相关机构预测,2007年国内TDI市场总需求为38万吨,年增长率在10%左右。而蓝星清洗产能仅为3万吨/年,以此计算其市场占有率也不足8%。更何况,目前国内75%的市场为外国企业所控制,仅上海BASF就能满足国内40%的市场需求。尽管目前TDI价格在高位运行,但蓝星清洗在TDI市场的话语权依旧甚微。 从全球来看,TDI市场已经逐渐被MDI所取代,除中国外的其他的地区,TDI产能已经开始全面萎缩。如果蓝星清洗真的有可以吸引黑石的地方,显然不在TDI。 蓝星清洗真正优势的就在于23年前就已经开始的工业清洗领域,和未来拥有数千亿市场的工业膜业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业有上千万台套的工业设备面临清洗,从而使得工业清洗剂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而目前国内工业清洗的市场还不足60亿,拓展空间巨大。 同样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的需要,工业膜市场潜力巨大。而在国内,蓝星清洗是唯一的离子膜电解槽设备制造企业。在北京奥运场馆的部分中水处理系统就采用了蓝星清洗提供的技术和产品。 尽管,蓝星清洗在工业膜方面还无法与陶氏等国际巨头抗衡,但在国内市场,蓝星已能为用户提供从可行性研究到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培训及售后服务的全程完备解决方案的唯一企业。因此,蓝星清洗就成为被外资看好的,打开中国高成长工业膜产业的那把钥匙。 然而,要得到这把“钥匙”并非易事。 多家机构预测,蓝星集团的整体上市计划已经为时不远,蓝星清洗作为蓝星集团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掌握多项主要业务并代表着集团形象,将会成为资产注入的首选对象。更何况,蓝星清洗增长潜力巨大,现在出售股权显然不够明智。 另外,蓝星清洗的控股股东,蓝星集团属于中国化工集团成员之一,是国资委旗下188家央企之一,同时在行业内又具有一定垄断性。黑石要想参股或者收购势必会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影响。 本报记者 孙吉光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