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金融市场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6:25 金时网·金融时报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述评之五

  宋焱 

  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亮点耀眼,精彩纷呈。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继续稳步推进,交易主体和中介组织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和改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有序进行。日前,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2006)》,对过去一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所取得的上述成就进行了全面概括总结,其中我国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尤为令人瞩目。

  制度先行:保障金融市场良性运转

  《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市场功能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和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提升了金融市场功能,保护了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并为市场的顺利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结过去一年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的成就,我们看到:修订后的《证券法》和《公司法》正式颁布施行;股权分置改革成为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制度变革;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正式引入;证券发行基础性制度建设积极推进,证券发行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引入询价交易制度,完善外汇市场体制;继续推进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引入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完善货币经纪公司相关制度建设……

  市场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为维护市场公正透明环境、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障市场顺畅运行奠定了基础;为监管部门规范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并为金融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规范发展:市场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种种成就令人鼓舞。实践证明,市场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为维护市场公正透明环境、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障市场顺畅运行奠定了基础,为监管部门规范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并为金融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但与此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当前我国金融市场仍然处在发展初期,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仍占绝对比重;市场发展不平衡,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基本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发挥作用;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层次不够丰富,市场的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紧迫,从而对推进金融市场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形势下,大力加强制度性和机制性建设,成为解决我国金融市场问题的重要工作。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我国金融市场制度的建设者们,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让中国金融市场成为一个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市场,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而要真正实现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在制度规范中健康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多措并举:不断夯实市场运行基础

  为此,《报告》提出两个工作重点: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巩固市场发展成果,制定相关的办法或规则,争取尽早出台《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和结算管理办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等办法,尽快颁布《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处置条例》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健全交易、信息披露、并购重组制度。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行业自律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证券、期货、会计师、律师和信用评级机构等行业协会或自律组织的自律管理作用,协助监管部门履行职能,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高自身执业水平和公信力,使信息披露和信用评级等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真正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发挥作用。

  2007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面临着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基于对这一现实的清醒认识,《报告》将“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列入到2007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路之中。我们期待,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我国金融市场能够把握住这一机遇,夯实基础,在不断规范中寻求新的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