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贸易政策调控顺差空间有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6日 2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滕晓萌

  今年1-5月,中国外贸顺差累计已达857.2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贸易顺差的一半。这个数字,在政府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和人民币汇改以来累计升值6.3%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瞩目。

  6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指出,要通过实施调整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政策,完善扩大进口的支持政策,控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从2005年以来,一直将中国贸易顺差问题作为研究的一个重点。6月15日,政研室副主任王子先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政府对顺差的调控目标应该不是"减存量",而是"压增幅",并且预计随着国际市场局势变化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出台,下半年顺差增幅就将出现回落。

  贸易政策调控顺差空间有限

  <21世纪>:自从去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调贸易顺差,但是我们从海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几乎没有顺差增幅减小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

  王子先:在讨论如何降低顺差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如何认识顺差这个问题。

  现在政府需要达到的几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其实互相是有一些矛盾的。比如一再强调要降低顺差,主要是因为顺差引起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基础货币发行压力大、流动性过剩。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大量的出口带动了就业的增长,而就业仍然是

中国经济的一个首要问题。

  再如,国家要防止经济过热,就必须控制国内的投资。但是投资不足会直接导致进口需求不足。现在的进口产品中,生产资料和设备、技术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消费品所占比例很小。如果进口受到影响,贸易平衡当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想,我们追求的是各个经济指标的合理平衡,必须要兼顾各方面的情况,而不能仅仅就贸易顺差来制定政策。

  <21世纪>: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制定调控顺差的政策?

  王子先:制定政策的关键在于目标的设定。现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第一,制造业竞争力强,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第二,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低消费率。

  我们分析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情况,比如德国、日本,都是因为制造业很强,保持了几十年的顺差,要达到贸易平衡,只有彻底改变产业结构。上世纪80年代,日本被迫签署广场协议之后两三年间,日元升值了75%,但日本还是大幅顺差,所以货币升值并不是解决顺差的办法。

  现在中国这两点实际情况都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改变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大幅减少顺差。

  在WTO框架下,贸易政策的调整空间相当有限,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依靠贸易政策来调节贸易收支平衡,基本都没有明显的效果。实际上,宏观调控对贸易数字的影响,要比贸易政策大得多。

  <21世纪>:是否能描述一下,你认为比较理想的目标是怎样的?

  王子先:现在要减去贸易顺差的存量肯定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应该争取减小增量,降低顺差增幅。

  说到这一点,有的学者对今年的出口形势过于乐观了。尽管1-5月的顺差增幅很高,但是下半年的出口有一个很强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美国的经济回落。从第一季度的数字看,美国

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现在还没有波及到消费市场,但是下半年的变数很大。一旦美国消费率下降,不仅是中国,整个东亚的出口都会受到影响。

  我看到很多分析也都认为,下半年的出口增幅肯定会降下来,好几家机构的预测说,估计今年的顺差在2000亿美元左右。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目标,

  减顺差仍需促进口

  <21世纪>:很多人担心中国长期靠出口拉动增长,是否难以为继?而且这是一种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经济模式,一旦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或者国际产业链转向,会不会风险太高?

  王子先:这还是一个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封闭观点。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纯的外贸依存度,已经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健康的指标。从

二战后开始,德国连续几十年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这并没有给他们的经济造成什么麻烦。

  再说国际产业的分工转移,这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模式。如果中国成本上涨,一些低端制造业肯定会向外转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准备承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加快自己的产业升级。

  <21世纪>:关于中国外贸如何转型升级,以及加工贸易对外贸的影响,一直有很多争论,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外贸顺差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引起的。

  王子先:中国目前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包括加工贸易低附加值的现实,是和中国目前的国情、制造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

  现在我国要素价格改革滞后,所以企业进行低附加值的生产贸易,仍然有利可图。这些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肯定会得到改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反对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全球化经济中非常正常的现象。

  所以我们现在探讨的是,如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至于在加工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自主品牌,那是一个更加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21世纪>:但是现在外贸顺差过大给宏观经济、金融系统都带来很大压力,政府即使短期内无法压缩顺差规模,但是在降低顺差增幅方面,还能做哪些努力?

  王子先:这一点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要积极采取政策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的规模。其实我国在很多领域进口的潜力很大,政府可以做很多工作。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研究,提出了8项扩大进口的措施。第一,抓紧研究制定我国进口战略;第二,进一步开放市场,现在国家也在做这方面工作,比如此前已经调低了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第三,扩大服务进口,按照我国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五年内中国服务进口年均增长21%,也就是说到了2010年,服务进口将达到2000亿美元,我国服务业现在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应该扩大进口促进产业升级,没有必要追求变逆差为顺差;第四,加大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扩大技术进口;第五,增加进口重要战略物资;第六,对贸易不平衡重点国家有规律地开展政府采购;第七,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第八,开展国际租赁大宗设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