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鄂尔多斯成煤海上的钱庄 居民声称全民放贷不炒股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9:40 21世纪经济报道
内蒙古鄂尔多斯报道 本报特约记者 支维墉 “全国人民都炒股,就我们这里不炒,我们是全民放贷,比炒股好赚多啦!” 身着鲜艳的蒙古族服装的刘老板(化名)坐在老板桌后,如数家珍地侃他的放贷经—— “你把钱借给我,月息2分,年息24%,一年一结,到时你把本息全拿走;我把钱借给你,月息3分到4分,半年息就是18%-24%,半年本息结清。” “如果要借100万呢?怎么借?” “那至少得拿200万的房产来抵押,必须是我们这里的房产,外地的不要。”刘老板说,“万一发生问题,外地的房产执行起来太麻烦。” 这是6月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家典当行里发生的对话。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多家挂着“投资公司”、“信托公司”、“融资公司”、“担保公司”之类招牌的公司,所有对话与刘老板的如出一辙,只是利息计算略有出入。 鄂尔多斯,确切地说,是鄂尔多斯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东胜区,这个中国的煤海,在近年来高涨的煤矿淘金潮中,这个人口不过30万的小城区,民间融资的活跃程度远非外地人所能想象。 不爱炒股爱放贷 刘老板的典当行是具有商务部颁发的典当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典当行,这类典当行目前在鄂尔多斯有12家,并且以每年3家的速度在增加。而更多的,则是大量的担保公司、委托寄卖行和融资公司。 鄂尔多斯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6年,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投资公司共计252家,注册资金33.87亿元;担保公司116家,注册资金6.23亿元;委托寄卖行46家,注册资金499.46万元。 这些机构实际上都在从事着现金的借贷生意,以资金吸入和借出之间的利息差赚取利润。 中国人民银行鄂尔多斯中心支行的一位人士认为,鄂尔多斯各类融资公司的投资总量约为92-146亿元。各类公司的投资总量一般平均为注册资金的3-5倍。“这还仅是一个保守数字,没有包括地下钱庄的投资总量。” 除了从事借贷款业务的机构,大量的人在自己家里开展起借贷业务,对象多是亲戚朋友。 “我们这里的人,家里只要有几万块钱,都拿出去放贷了,一般不存银行。” 在东胜区的街道上,出租车司机、本地人小王一边开车,一边对坐在后座的记者说,“我自己拿了5万块放在一个熟人那里,他给我一分五的月息,每月结一次,就有750块钱,一年下来就有9000块。” 小王说,他身边的朋友有人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当地的信用社,然后拿着从信用社获得的贷款去投向高利贷。扣除掉银行利息,资金回报率依然相当可观。 单先生(化名)以前曾经是内蒙古工商银行的信贷员,退休后被内蒙古一家民营公司聘请,在鄂尔多斯开起了融资公司。“我得到的数字是,民间一年的资金流动量在800亿以上。”他说。 但这也只是大概的估计,没有人能够十分准确地统计出鄂尔多斯每年民间资金的流动量。因为绝大部分钱庄或典当行顾客都是以个人名义签订借款合同,而这些典当行都是交纳定额税,无论是帐面的资金出入情况还是每年交纳的税费都不能反映其真实的资金流动量。 煤海上的钱庄 鄂尔多斯,中国的能源重镇,巨大的煤炭蕴藏量使得这个草原城市在近年的能源短缺中迎来了一场“黄金雨”。2003年以来,以前30元/吨的煤炭如今最高卖到200元/吨,每吨煤至少赚30-80元。 持续数年的煤价井喷使鄂尔多斯步入繁荣岁月,大量的财富在民间集聚,人均GDP达到6645美元,每万人汽车拥有量远远超过北京上海。走在东胜的大街小巷,保时捷、宝马、陆虎、Q7等高档车之多完全出乎外地人的想象。而关于东胜区亿万富翁的数量也有两种说法,一是2000多人,一是8000多人,无论哪个版本,对于只有30万人口的东胜区来说,都是相当可观的。 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民间剩余资本的膨胀伴生了巨量的金融需求。然而当地的国有金融体系却并不发达。 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鄂尔多斯各大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26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28亿元。除了4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城信社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正规融资借贷渠道。并且银行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担保条件高,一般的民营企业或个人要借款是很困难的。 一边是大批资金雄厚的富商和众多拥有闲散资金的当地居民,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广大中小企业和大量投资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应运而生,如大草原上燎原的野火。 据当地人士介绍,这些民间资金的流向主要是四个方面——煤炭开采、公路建设、房地产投资、建筑工程。 这当中,对煤矿的投资一方面是受煤价上涨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和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煤矿技改有关。政策要求各煤矿必须上马高价的机械化综采、高档普采等开采设备,煤矿技改投资从4000万元到3亿元不等,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融资。 公路建设方面,鄂尔多斯的公路建设大多是由民营企业采用BOT的方式完成。鄂尔多斯正在修建中的全长730公里的高速公路109国道,投资方就是东方路桥集团、万正投资集团、路宝公路投资公司和兴泰集团4家民营企业。 “惯常的运作方式是,民营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获得公路项目审批,然后借高利贷将项目开工,开工后项目发包给各施工队,施工队又靠民间借贷来垫付资金,再用公路收费权到银行做抵押,银行贷款随之到来,”知情人士介绍说,“然后利用银行贷款将先期借的高利贷还掉,随着施工项目的推进,银行贷款还会源源不断地到来。这样一个投资10亿的工程项目,靠着民间借贷的支持,可能自有资金2000万就可以启动了。” 而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流向——房地产,更是与民间高利贷相互倚重,成为彼此的助推器。 “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基本都是用民间资金堆起来的,”上述知情人士说,“借半年期的高利贷开工,等房屋差不多建好时,房子也预售得差不多了,高利贷也可以还清。” 开发商敢于借高利贷造房子是因为房价一直在上涨;反过来,因为资金成本高,鄂尔多斯的房价也几乎是“一天一价”。2005年,当地民用住宅均价为1200元/平方米,2006年涨到1800元/平方米,现在已经飙升到3000元/平方米。当地一个名为“尚城”的楼盘,最近开盘的一期和二期,开盘日期不过相差10余天,二期就比一期贵了500元/平方米,仍然供不应求。 资金链神话 除了把钱交给典当行或者投资公司,鄂尔多斯的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身边的投资机会。在这个GDP年均连续10年增幅超过20%的城市,这样的机会也常常从天而降,刺激着民间融资的疯长。 “因为大量土地要被征用以建造商品房或厂房,被征用的土地的使用者将获得高额的拆迁费。这样一来,只要看准一块将要被征用的土地,借高利贷买下,半年之内推土机一到,高额拆迁费到手,再用来还高利贷,就从中可以大赚一笔。”一位熟谙此道的投资人士说。他刚刚用这种方法倒手了一套被拆迁的房屋,净赚60万。 绿化工程也成了炙手可热的投资机会。去年鄂尔多斯市政府投资约7个亿在荒坡沙地和高速公路周边植树造林。据知情人士透露,工程都是外包给私人去做。这些人预先要自己支付所有购买树苗、种植培育的费用,到年底政府根据成活的树苗数量付给工程款。由于先期投入巨大,种树人的启动资金基本依靠民间高利贷,待到年底款项结算时再还上高利贷。 “当然,总前提是投资回报率很高,否则谁能支撑起如此之高的资金成本?”上述投资人士说,“比如树苗,政府付给他们的钱是280元/株,扣掉资金成本,还是很有赚头。” 当地人不认为这种循环往复的高利贷中有泡沫,更不用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如果有好项目,我可以很快从身边朋友亲戚中筹集到2000万,”当地一家企业的部门经理说,“我们这里的人非常朴实,都讲诚信,借期到了一定归还,实在还不上,再问别人借高利贷也要先把这边还上。”“熟人之间的借贷常常就是打个欠条,全靠个人信用,连抵押都不用的。我还没听说有还不上的。” “这几年放贷人都赚了大钱,即便损失个几十几百万也无伤大局。高利贷往往与暴力相伴,可是鄂尔多斯与其它地方不同,放贷人以女性居多,暴力活动闻所未闻。”一位当地人说。 “资金链怎么会断呢?”典当行的刘老板信心满满地反问,“这些年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大,利息一直在水涨船高。前年我把钱收进来给别人的月息是1分5,去年是1分8,今年就到2分了。” 国有银行出身的单先生是为数不多的身处其中而忧心忡忡的人。“这里面堆积了大量的泡沫,不出三年,肯定要发生资金链断裂。” 单先生的依据是,当地房地产已经过剩,东胜区30多万人口,住宅面积保有量已经超过2000万平方米,去年又新增476万平方米,房地产还有多少空间可供高速发展?尽管当地人仍然喜欢买房子,但总有饱和的一天。更何况,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利润率相比北京上海要低许多。 而资金流向的另一个热点——煤炭行业也在发生微妙变化。煤炭价格已经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开始收紧。 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问题>中对民间借贷的问题作出了规定,明确民间借贷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目前居民在国家金融机构存款一年期的利率为2.79%,也就是说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11.16%,而鄂尔多斯当地的借贷利率显然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超高的资金成本可能发生于经济超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发展速度总有回落盘整之时,到时,这一环扣一环的借贷链条该如何不伤毫发地解开呢?今天,鄂尔多斯当地还没有几个人有兴趣思考这一问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