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以市场化手段缓解流动性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03:59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叶展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形势下,大力发展公司债将成为增加资本市场供给、抑制资产泡沫的一项重要的市场化手段,对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均衡发展资本市场更有着重要意义。

  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梁福涛指出,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并非是短暂现象,而是全球和中国经济金融持续失衡的一种必然结果,短期内应当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疏导过剩的货币流动性,通过不断增加产品供给,可使市场不断有效吸纳过剩流动性,同时降低市场出现泡沫的风险,保持市场稳定。而资本市场不仅包括股票市场,还包括各类债券市场。

  “居民的

理财意识正在觉醒。如果庞大的居民存款不能找到充裕的投资渠道,势必造成大量资金涌进股市或者楼市,容易引发资产泡沫。而公司债的推出,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专家表示。

  湖南证监局局长杨晓嘉曾经指出,在成熟市场,散户投资者的投资中有70%投在公司债上面。而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国债占GDP的比重仅仅为14%,企业债(不含金融债)占比更是仅2%。

  梁福涛认为,从

资本市场均衡发展出发,当前资本市场也应在于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得到持续鼓励的情况下,未来公司债将飞速发展,预计2010年企业(含公司)债规模将在2006年底的基础上扩大3倍,市值有望超过1.5万亿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