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外资行发卡虚有其表中资行危机渐行渐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9:20 国际商报

  6月4日,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已经正式启动向外资法人银行开放银行卡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外资法人银行可根据银监会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业务技术标准,申请开办银行卡业务,银监会将按照相关规定受理和审批。第二天,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就宣布,该行已经向监管部门递交了发行人民币借记卡的申请,并希望成为首批向本地居民提供该项服务的外资银行。随后,汇丰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也陆续表示已向监管部门提出了开办银行卡业务的申请。

  据悉,汇丰、渣打、东亚和花旗都已经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本行人民币卡的发行、设计等工作。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提出发行借记卡的申请,发行信用卡也在积极筹备中,我们在香港有完善的信用卡运营部门负责大中华区业务,一旦条件成熟可迅速发行人民币信用卡。”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东亚银行(中国)已经开始经营全面的个人银行和企业银行服务,亦可为内地居民和企业提供境外投资服务,以及透过分行代理一般保险和人寿保险产品。在发行借记卡后,东亚银行(中国)能够为本地客户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人民币储蓄和理财服务。东亚银行(中国)目前在内地设有包括分、支行在内的34个营业网点。是内地外资法人银行中拥有网点最多的公司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四家外资银行的借记卡业务有望在年内推出。

  借记卡徒有其表然而,从外资银行反馈的消息是,各家外资银行向监管部门递交的均为银行借记卡而非信用卡。目前中国境内支付仍然没有对外资银行卡组织放开,所以,即便外资银行可以发行借记卡,也只能在本行的网点使用。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对已经习惯于中资银行卡在全国范围内任意使用的消费者来说,外资行卡不具备任何吸引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从国内市场来看,开放人民币银行卡业务,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这一块业务影响有限。外资银行推出新产品的关键,在于要有更好的、有差别的产品。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短期看来,中资银行在银行卡业务上具有先发优势,其经营时间久、发卡量大,积累了不少经验,IT技术与设备水平也不亚于外资银行。同时,外资银行现有的机构网点数量较少,难以构成太大影响。

  据悉,各家外资银行日前均已经与中国银联就境内转接业务有过洽谈,但是银联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银行卡管理条例》还没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如何与外资银行合作,进行境内业务转接,还有待政策的规范。

  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孙先生表示,对外资银行发行借记卡兴趣不大,“没有必要,国内银行的借记卡使用很方便,各个银行的ATM机都可以通用,外资银行卡如果没有这些方面就只是个摆设。”

  郭田勇认为,对银行而言,银行卡已成为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和个人金融领域的主要载体。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使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呈全面竞争之势,而高端客户将是中外资银行的竞争焦点。外资银行短期难以对中资银行构成太大影响。但从长期看,外资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增长并不仅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网点、设备等银行卡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高端客户领域的产品开发和服务水平,而银行卡业务与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就外资银行针对高端客户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水平而言,其银行卡业务的增长空间不容低估。

  信用卡迷雾重重记者问及东亚、汇丰等四家外资银行为何不申请信用卡,四家银行纷纷表示,信用卡与借记卡不同,是一个独立单元,目前人民币信用卡的发行还有待政策层面的进一步明朗。

  然而,银监会相关人士表示,外资银行发放银行卡的申请和审批不需要等待《银行卡条例》出台,《银行卡条例》是一个长期的制度建设,而不是市场准入门槛。外资银行在这方面将被视为中资银行同等管理。

  外资银行信用卡的“滞后”还有自身的原因。有的银行认为自己还需要准备,中资银行在信用卡市场跑马圈地,竞争也相当激烈,外资银行从零开始,要谨慎考虑竞争策略。此外,信用卡市场本身的潜力很大,但国内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盈利状况并不乐观,其利息收入、消费额还不是很大,需要一段时间培育和引导消费。加上信用卡业务的成本相对较高,在推广、技术平台上都需要投入。因此,各家银行需要时间准备。

  但是对于某些外资银行来说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在中国将对所有外来金融机构开放其银行业务之前,外资银行其实已经采用迂回策略,借中资银行之力,进入信用卡市场。如花旗与浦发、汇丰与交行。由于受限于当时的法律,这些合作都只能成立中外合作的“信用卡业务单元”,所以要做的话,必须等银行卡条例明确这一内容。

  “我们现在最关心的是,希望能尽快成立信用卡合资公司。”浦发花旗合作的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表示,汇丰与交行也表示出了类似的愿望。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花旗和汇丰在与浦发和交行的合作中,都有排他性安排,即任何一方不得设立全资子公司在中国开展该业务。

  外资银行将只通过合资公司发放信用卡,还是另外再单独发放独立的信用卡品牌,仍然悬而未决。但是花旗和汇丰却从未放弃过要发行自己的信用卡。“发行我们本行的信用卡,是我们注册本地法人银行之后的重要事项,与中资银行的合作和我们单独发卡并不矛盾,针对的客户对象不同。”一家外资行内部人士表示。

  “鲶鱼”还是“鳄鱼”

  据央行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资银行已经发行了逾11亿张银行卡,其中借记卡10.8亿张,信用卡约5000万张。如果今后外资银行也能在境内单独发行银行卡,那么中国的银行卡数量将大大扩张。

  上海银监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允许具有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资格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符合中国银行卡业务、技术标准的银行卡,享受与中资银行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发行银行卡,可以扩大本地银行卡市场规模,活跃银行卡交易,也有利于引进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步步为营,正朝着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化银行努力,但是,这种全面开放下的充分竞争对中资银行未必是一件坏事,外资银行的进驻,更大程度上扮演了“鲶鱼”的角色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资银行的活力。

  然而对于处心积虑,多年在中国潜心经营的外资银行来说,只做一只“鲶鱼”想必不是他们的目的。银行业逐渐放开这些年来,外资银行逐步渗透,步步为营,以其高端客户的贴身服务、个性化和理财产品研发以及上市速度快、多样化产品组合逐步蚕食着中资银行的客户和金融资产。外资银行在各方面的积累和准备一旦完成,其发力之下绝不仅仅是“鲶鱼”那么简单。

  不仅仅是银行卡业务的开放。6月7日,央行已批准上海黄金交易所吸收5家外资银行为会员的申请,这5家外资银行分别是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UBS瑞士银行以及法国兴业银行。正如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表示的,我国银行业已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的承诺,外资法人银行已在国民待遇的条件下与中资银行进行全面竞争。所以,银联的问题,信用卡发行的问题被解决也只是时间问题。

  日前,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并准备出台《商业银行投诉处理指引》;央行也于近日出台了《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快速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核心

竞争力和服务质量。然而中资银行的奔跑速度并不能令监管部门和消费者满意。

  前不久,有媒体称“对排队不满,79.5%广东人打算转投外资银行”,现在这也许是危言耸听,但是如果中资银行还不能尽快改善服务,留住客户的话,这样的危言也许会在不久之后变成现实。

本报记者 董鸿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