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牙防组违规收费208.5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 06:59 北京娱乐信报

  昨天,卫生部公布对牙防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从2003年到2006年的4年时间里,该组织违规收取了认证费用208.5万元。

  针对牙防组在内部管理和业务监管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卫生部表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对主管社会团体和非法人机构进行清查,近期会将卫生部所认定的这些组织名录公之于众。

  权威发布

  违规认证收入要全部上缴国库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昨天表示,对牙防组的审计结果显示,2003年到2006年的4年时间里,该组织违规收取认证费用208.5万元。卫生部要求,该组织收取的认证费用全部上缴国库;同时,鉴于牙防组已撤销,卫生部将责成有关单位尽快彻底清理牙防组的遗留问题,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对于今后的口腔保健工作,毛群安说,卫生部已经成立了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并且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口腔保健品认证管理办法”和“口腔保健用品功效检测的标准”等规章制度和标准,以进一步规范口腔保健品的认证工作。本周内,卫生部就将组织专家对“口腔保健品认证管理办法”进行讨论,以推动制度健全的进程。

  牙防组曾经做过大量有益工作

  毛群安说,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份全国200多位牙防专家共同递交的材料,呼吁要把牙防组个别领导人的错误与整个牙防组所作的贡献以及专家们的行动区别开,不要影响到公众对牙防组的印象。

  据悉,自1988年牙防组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例如,他们承担的牙病流行病调查工作,深入全国各地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了厚厚的一本调查报告,为我国制定牙病防治指导规划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该组织的专家学者多年来在大众口腔健康促进、基层专业人员培训,以及协助卫生部制定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毛群安说,卫生部对于牙防组在政府指导下所做的工作情况是比较满意的。

  社会团体和非法人机构将清查

  毛群安介绍说,近年来,卫生部先后印发了《卫生部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卫生部关于调整基金提取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来加强对社团和非法人机构的管理。针对牙防组在内部管理和业务监管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卫生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对主管社会团体和非法人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尤其是财务收支的管理。同时要求有关组织和团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开展业务活动。

  据悉,卫生部已经开始对其主管的所有社会团体和非法人机构进行清查,被认定的社会团体和非法人机构名录将公之于众,以防一些非法组织打着卫生部的旗号在社会上招摇撞骗。

  牙防组存在三大违规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卫生部系统内部审计规定》的有关规定,卫生部日前对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7-2006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认定,牙防组存在的违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违规收取“认证”费用208.5万元。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说,在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颁布后,牙防组在没有取得认证许可情况下,继续开展牙膏功效技术评价活动,收取相关费用208.5万元。

  2 违规领取补贴。据了解,牙防组的主要负责人两年中多领取职务补贴46000元、违规一次性领取住房面积未达标补贴74174.4元。截至目前上述补贴已全部退回。

  3 财务管理问题。①未经批准开设账户。1997年牙防组未经批准,开立银行基本账户,2006年11月被撤销。②对外贷款问题。1994年,牙防组贷给广东省澄海县黑妹保健用品厂50万元,未及时收回,造成直接损失15.4万元。③补记入账。牙防组1994-2006年收取赞助款等18.4万元,并直接支出7.6万元,未及时入账,至2006年7月才补记入账。④奖金、补贴、劳务费发放名目繁多,支出随意。⑤资产管理不规范。牙防组印制的牙防宣传书刊、图书资料等没有按照会计制度规定严格核算和管理。⑥牙防组使用牙防基金会票据收取赞助等款项,使用基金会外汇账户提取外汇,用于牙防组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各方观点

  企业虚假宣传应加大处罚力度

  北京市宝鼎律师事务所熊武律师认为,牙防组出现这种违规行为,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而请牙防组进行认证的企业同样存在很大责任。“企业一旦涉嫌虚假宣传,就应该加大处罚力度。”熊武表示。

  此外,还有律师表示,牙防组须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因为从行政处罚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七十五条,“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认证活动的,予以取缔,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记者注意到,以前在商品包装上标有经牙防组认证标志的厂家现在纷纷去掉了该标志,例如,佳洁士牙膏在包装上原来标有牙防组认证标志的位置上换成了自己公司口腔护理研究院的标志。

  从众心理为违规认证推波助澜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表示,牙防组的认证之所以当初能够得到推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打着卫生部的旗号,依靠政府的公信力,赢得大家的信任。

  在目前不够规范的市场状况下,需要公众有自己的判断力,认真分析一下那些进行推广的组织、机构、企业是否在牟取非法利益,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上那些打着政府旗号的非法组织行为的当。

  此外,这件事还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和公众的从众心理。一些企业看到其他个别企业通过违规认证获得了市场上的成功,就纷纷跟着效仿;而群众也因为一些人认为某些被所谓权威机构认证的商品好,就也跟着叫好,也为这一违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政府应该对认证机构清理整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认为,社会上这种假认证泛滥,一是由于客观市场环境造成的,一是由于企业本身赢利的性质决定的。“这种假认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掌握着这一信息渠道,而消费者则不掌握,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机构来做认证。但现在的客观环境是,一些骗人的机构,只要企业出钱就给做认证,这是企业与这些机构的一种合谋。这给市场带来了非常坏的影响,使得一些产品做得非常好的企业,也不得不找这些机构去认证,才能赢得市场。”

  左大培表示,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存在,就需要政府来对认证机构进行清理整顿,才能杜绝假认证的空间。

  信报记者 原琳

  【牙防组大事记】

  ●1988年12月16日卫生部批准成立全国牙防组。

  ●2005年6月,媒体曝出牙膏认证市场混乱,指出牙防组缺乏必备人员和办公条件,且标准不公开,不透明。

  ●2005年9月,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李刚对全国牙防组提起诉讼,认为其并不具有认证口腔保健品的资格。2006年7月,法院首次开庭驳回起诉,理由是两者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

  ●2006年2月,陈江律师以全国牙防组等4方为被告起诉至上海市闵行区法院,理由是:全国牙防组对乐天木糖醇口香糖作出的认证涉嫌欺诈消费者、误导宣传。

  ●2006年3月,因全国牙防组认证佳洁士、两面针等牙膏功效,郑州律师刘明以虚假宣传为由,将三者告上法庭。

  ●2006年8月22日,法院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出司法建议函,建议两部门对全国牙防组的违法认证行为展开调查并作出相应处罚。

  ●2006年11月14日,国家认监委回应司法建议,认监委与卫生部共同叫停“全国牙防组”开展口腔保健品认证活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