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山西泽州:不要带血的GDP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 05:53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韩文 ★刘软香/山西报道

  “要让泽州各级、各部门的官员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时时都有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危机忧患意识,同时也要让非法、违法采矿者置身于‘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杀气’笼罩下而止步。”6月1日,在泽州县政府召集安监、公安、检察院、监委等相关部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后,泽州县县长崔守安面对《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如此陈词。

  泽州县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县之一,煤质优,储量大,但煤矿分布点多面广,且地处高瓦斯区域,采掘与安全监管难度非常大。虽受制于种种不利因素,但泽州县凭着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却创下了连续五年安全生产平稳的骄人业绩。

  重拳出击

  王光林是今年刚刚履新的泽州县安监局局长,这位40多岁、从煤矿一线摸爬滚打上来的安监局长对于泽州安全生产的情形了如指掌。

  “可以这么说,像泽州县这样抓安全生产的力度在全国也不多见——四大班子齐抓共管,高度重视人才与新技术的引进,在安全投入方面不惜血本,查处上更是不姑息、不手软……”

  王光林局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几年来,泽州县在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可圈可点,百万吨死亡率几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今年‘3.18’事件(3月18日,山西省晋城市苗匠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矿方刻意封锁消息导致救援不及时,致使21名矿工遇难)之后,泽州县更是对群众举报的煤矿瞒报、不报事故施以了重拳打击。”

  在泽州县,有一套完备的煤矿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多部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的举报,同时政府拿出“不遮丑、不护短”的勇气邀请新闻界参与监督曝光。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被誉为泽州县政府的“顺风耳”、“千里眼”。

  按照3月份泽州县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省安委<煤矿隐瞒事故核查处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凡煤矿企业在岗职工的伤亡情况(包括事故伤亡、疾病伤亡、意外伤亡等),煤矿企业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县安监局、公安局。超过规定时限上报伤亡事故或未上报并擅自对伤亡事故进行处理的,一律按煤矿隐瞒事故论处。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在泽州采访期间获悉,一个以泽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宏微为组长,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煤矿举报事故核查领导组刚刚成立,这是泽州县在接到几起举报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县检察院、纪检委已提前介入,参与调查。

  据王宏微副县长介绍,像这样的小组泽州已成立过无数个,对于各种举报,宁可信其有,也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从泽州县安监局了解到,为从根本上杜绝与制止违法生产的发生,泽州县除了加大对火工用品的管理外,对辖区停产待证的矿井全部实行了“双封双锁”制,即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安监部门对矿井提升系统加锁,公安部门、安监部门加封,确保真停真整;对单独保留未换新的《采矿许可证》的煤矿和整合保留的煤矿一律切断电源,封存备用发电机组,并拆除提升设备的电机。如此严厉的措施在全国也颇为罕见。

  泽州县一煤矿矿主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坦言:“泽州安全形势的大好得益于地方领导的重视与措施得当,县里四大班子领导实行包乡包矿,责任到人,经常突击检查,有时凌晨二、三点钟也有可能突查,所以泽州境内的煤矿相对比较规范,矿主也不敢心存侥幸。”

  今年3月25日,晋城市与泽州县领导深入到停产整顿矿井——泽州高都镇泊村煤矿进行突查,突查时发现该矿煤炭堆积,井口运输皮带的溜槽内有新鲜的炭块与煤灰,违法生产的行为昭然若揭。在随后的处理结果中,有10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该镇镇长被免职,4名驻矿安监员因擅离岗位被辞退。

  泽州县县长崔守安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我们要为安全生产负责,要为矿工的生命负责,泽州绝不要带‘血’的GDP。”

  泽州“铁律”

  毕业于长治煤校的李永明几个月前由大箕中心安监站调往高都中心安监站。

  对于这次从副站长到站长的提拔,李永明心中却欢喜不起来。与他一起赴任的还包括南村中心安监站王三明等四位新站长,他们同是今年泽州安监队伍整顿中,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任的年轻干部。

  “责任重大,压力更大,每天神经高度紧张,手机全天开机,就怕半夜有人打电话,只有过春节那几天才能睡几个安稳觉。”李永明对于这个“站长”是一肚子“苦水”。

  其实,并不只是李永明有苦衷,王三明也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道出一些心里话:“煤矿生产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故,即便是非人为造成的,安监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泽州县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追究的责任更重。”

  泽州县已实行“驻矿盯守”制多年,今年又在原有57名县级驻矿员的基础上,从县营国有二轻煤矿抽调71名技术骨干派驻各矿,全县128井全部实现了县、乡两名驻矿员24小时蹲矿盯守。

  李永明所在的高都中心安监站共管辖17座煤矿,除了他以外还有2名副站长与17名驻矿员,大家全部都是睁大眼睛,24小时高度警惕,严防各种隐患出现。

  王光林局长表示:“虽然是人海战术的笨办法,但很有效。安监局对中心站站长、驻矿员的监督更加严格了,各站长、副站长、驻矿员严格实行了末位淘汰与异地轮岗交流制度,以保证队伍的纯洁度与战斗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监管的作用。”

  不仅如此,泽州县多年来一直对“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及“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患原则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从而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在泽州,不仅是李永明等五名中心安监站站长感到了压力,包括县、乡领导、有关部门领导、煤矿矿长等也不同程度体验到泽州“铁律”的“滋味”。

  为从体制、机制方面挖根源、找病症、求对策,促进安全责任全面落实,泽州县政府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十项制度”,这十项制度就是戴在泽州每个部门、每个人头上的“金箍咒”。

  其中煤矿安全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设立使安全生产成为了泽州县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组织机制上保证了煤矿安全;另外实行了县、乡领导、矿长、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领导力度及主体责任上为煤矿安全增加了一道屏障。

  加上“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制度”、“煤矿监管人员责任制”、“煤矿安全举报制度”、“煤矿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煤矿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制度”、“煤矿安全工作督查制度”等主要环节部分,共同构成了保障煤矿安全的泽州“铁律”。

  李永明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八个字形容了他现在的工作性质,但从他憨实的笑容中《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也看到了一个基层安监工作者的沉着与冷静,信心与决心。

  欢迎订阅《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国外订阅代号:W5372,订阅电话010-65363436,更多订阅信息请登陆:www.ceweekly.cn。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