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商务部发布2006/2007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 14:01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讯 记者 王延春 实习记者 吴国金  猪肉涨价引起民众关注,而学者则将目光投向了涨价背后的流通“症结”。

  6月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会学者和官员认为,流通体制理顺能够消化涨价幅度,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尤其是流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作用。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朱小良副司长针对最近猪肉涨价的情况表示,“调查发现,生猪价格的涨幅有29%,猪肉批发的涨幅有27%,而零售的涨幅只有22%,可见流通在某种程度消化了涨价的因素。而且超市比农贸市场流通效率更高,涨幅也比农贸市场要小。”

  “流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

商务部正在对内贸做系统研究。”商务部运行司副司长朱小良说,近年流通产业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

  《报告》显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36.5%,实际增长率达12.6%;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新增就业人口约320万,流通产业成为社会就业的第一大部门。

  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3.7%,创1977年以来最高增长率。全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3元,人均每天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元,比上年提高1.8元。其中,个人发展、享受娱乐性消费品市场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向舒适享受型过渡,住房、汽车、珠宝等高价值消费品销售增幅较大。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报告预测,2007年我国

零售业将继续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将提升到14%左右,规模将达8.7万亿元。

  报告预测,2007年我国流通产业将呈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商品流通体系趋于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绿色流通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消费和农村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和谐商业建设初见成效等八大发展趋势。

  然而,流通基础设施仍有待加强。朱小良说,“目前商业流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飞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次猪肉涨价,北京地区上涨了5.9%,天津上涨了30%,两地相距这么近,为什么就不能从北京把猪肉运往天津?他给出的答案是:猪肉运输需要冷藏设施,而目前只有上海地区有这种设施。

  “相比之下,农村的市场流通问题可能比城市更为突出”,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任兴洲所长谈到,农村、西部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亟待加强。

  如何解决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黄国雄教授建议:其中一个途径是,不妨引导外资投向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