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6年全国水污染情况较为突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21:28 新华网

  环保总局发布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全国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但地表水属中度污染,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任波】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指出,在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7%,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3%的形势下,2006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张力军是在6月5日上午国务院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评价的。这一天是第36个世界环境日,国家环保总局按往年惯例选择此日对外公布《200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公报》共分综述、淡水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辐射环境、土地、森林、草原、生物多样性、气候与自然灾害等十几个章节。其中,根据发布会公布的内容看,2006年水污染情况仍然较为突出。

  《公报》指出,全国地表水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高达28%,V类水质的断面为32%,I-III类水质断面仅占40%。七大水系中,仅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V类水质,巢湖为V类水质。

  就海水水质情况而言,《公报》指出,中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三类海水为8%,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东海近岸海域分别为轻度和中度污染。

  对此,张力军认为,总体来看,中国的水污染是属于稳定状况,既没有多大改善,也没有下降。他指出,对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是针对多个污染因子的评价,如果仅就COD(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来进行评价,水质其实是有所改善的。但是,另一个影响水质的污染因子——氨氮的影响现在正逐渐显现,目前,水环境中氨氮的浓度值在上升。

  谈到氨氮污染的上升趋势,张力军分析,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因为部分排放氨氮的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不稳定,企业排放量较多,同时国家规定的排放氨氮企业的排放标准相对较低。第二,大量氨氮随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但由于我国相当一批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尚不具备脱氮除磷的功能,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虽然已经达到57%,城市污水排放也相应造成氨氮浓度值上升。第三,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污染尚未得到很好的治理。第四,化肥的过度使用也促成了氨氮污染的上升。

  针对舆论认为我国环境质量恶化的评论,张力军强调,2006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公报》指出,环境部门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好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天气的城市的比例提高了4.1个百分点,劣于三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城市下降2.1个百分点,张认为这说明我国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在不断改善。

  中国“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两个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同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而从去年和今年年初的统计情况看,两个指标不降反升。4月27日,国务院召开了节能减排的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就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国性的动员和全面部署。6月3日,国务院印发发改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标。

  对此,张力军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环保总局就是要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他还指出,对于环保不仅要进行政绩考核,而且对于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官员,还要进行责任追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