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大转型:沪港十年经贸合作启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 02:11 第一财经日报
王斌 时针渐近7月,距离1997年7月1日的那个盛夏之夜,恍然十年。 十年,香港在变与不变中坚守;十年,上海在经济跨越中脉动。沪港两地经济合作从发展深化走向和谐共融,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经常往来于两地的政商两界人士。 “早上8点到晚上9点,香港飞至上海的航班共有35班次,也就是平均每小时3班,比香港的一些公共巴士的班次还要密集。” 6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一次论坛上,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说,“这也说明了两地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 CEPA提升沪港依存度 十年来,香港经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SARS的侵袭。在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系教授段樵看来,这是香港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两次外在冲击,而这也让香港在市场力量引导下与内地经济规划相融合,开始了经济转型的探索。 “回归之后最大的改变是香港人的心态,以往我们对内地的理解不太深入,有很多担忧,”普华永道企业融资、购并与重整业务总监庄日杰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但来到内地工作、生活之后,这些顾虑就逐渐消除了。” 庄日杰2004年开始来到上海工作,3年来,他深切体会着沪港两地经济的变迁。 “我们曾经以为内地经济发展很多事情都是靠政府,不讲效率、成本,来到上海这几年,我越来越意识到这里市场竞争的激烈,并且经济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庄日杰说。 另一组来自上海市外经贸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沪港两地经贸往来日趋紧密。相关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6年,沪港两地的贸易总额达到552.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0.27%。 6月1日,在上海社科院港澳研究中心举办的“庆香港回归十周年推动沪港两地合作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马银芳表示,香港回归以来,沪港两地进入加快合作的新阶段,而CEPA实施以来,香港与上海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沪港合作呈现全面深化的势头。 2003年6月,香港与内地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在货物贸易开放的同时,规定了18个服务行业的开放。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6年,上海进口的香港原产地商品货值达到1.9亿美元,共计免除关税1.34亿元。 梁振英也表示,由于对回归前途的顾虑,一些香港商人曾经错过了与内地共同发展经济关系的契机。“现在沪港两地合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不能再次失去机会。” 浦东开发助推未来合作空间 十年前,香港是内地企业走向世界的平台;十年后,她成为国际企业步入内地的跳板。 段樵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6年,跨国公司设在香港的地区总部从924家增加了近50%,达到1200余家。段樵表示,香港作为外资通往中国内地市场的桥梁,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马银芳认为,香港是上海接轨国际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平台,应该结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两地服务经济合作发展力度。 上海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蔡来兴认为,未来沪港合作要做到互动对接,企业界人士需要发挥自身作用,与香港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马银芳指出,在日前刚刚结束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确立了未来五年实现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蓝图基调,这也为未来沪港经济合作提供了方向,拓展了合作空间。 “香港在很多服务业领域拥有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加上CEPA进一步拓展、落实,香港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人才将更多来到上海,”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贸办事处主任陈子敬说,“这将帮助上海加快经济转型,提升产业结构。” 去年以来,商务部台港澳司、香港贸发局、上海市外经贸委、浦东新区政府等部门,对沪港两地在CEPA框架下开展专业服务交流合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浦东在金融、文化、法律、会展、建筑、医疗、旅游、教育等领域先行先试的政策建议。 马银芳说,上海将通过浦东新区范围内部分领域的先行先试,来带动沪港两地在服务经济领域开展更大、更全面的合作。 香港寻找重新定位 然而,面临着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梁振英也传达了部分香港人的另一种担忧——香港经济是否将被“边缘化”?梁振英援引媒体报道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88万标箱(TEU),首次超越香港,在世界上排名上升到第二位。 “有人看到这个数字,会认为随着内地和上海经济的发展,会逐渐使香港‘边缘化’,会质疑在沪港经济相似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是否只存在竞争而没有合作空间,”梁振英说,“我认为不需要担心‘边缘化’的问题,但双方也应该正视竞争的客观存在,采取适当的政府措施减少和避免恶性竞争。” 庄日杰表示,这几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上海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经济发展速度、人才素质等都与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小。 “这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香港发展慢下来了,而是内地经济走得越来越快,香港经济现在的确需要调整和转型,重新寻找一个定位。”庄日杰说。 段樵表示,从香港产业结构转型角度分析,制造业占GDP总值的比例从1981年的22%减少到2006年的3.4%。 “这对香港经济的确是一种考验,这样一个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主要问题是生产力要比制造业(为主导)的时候来得低,”段樵说,“沪港两地的合作应该着力于服务贸易、金融互补等方面。”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也曾指出,要发挥沪港金融体系的优势,香港和上海金融体系应该做到互补、互作、互动。 “在继续吸引港资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性公司的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香港进行上市融资,进行银团贷款、私募投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合作。”马银芳说。
【发表评论 】
|